篇一:理解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精品文档★
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党章》党的组织制度
党的组织制度就是对党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和组织纪律用党规党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并要求所有党的组织和党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组织规程。
党的组织制度主要包括党的民主集中制、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的选举制度、党内议事规则等。
党的组织制度是否完善,对于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发扬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关系极大。
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
党章规定,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
(一)民主集中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
民主集中制是伴随着无产阶级政党的出现和发展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和第一国际的时候,就把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作为同盟和国际的组织活动方式的基本准则。
2016/★精品文档★
列宁在建设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过程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民主集中制这一科学概念,并把这一原则运用于党的建设。
(二)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
所谓根本制度,是相对于其他具体的制度、原则来说的,根本制度制约、规范其他具体原则制度,而具体的原则制度都是根本制度的展开和体现。
党内各项制度,包括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工作制度、生活制度,都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的组织、领导、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具体运用和法规体现。
党的领导制度,即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的领导活动中的运用和具体化;党的工作制度是民主集中制在党的职能部门运行机制中的运用和具体化;党的生活制度,是民主集中制在党内生活、党内关系的运用和具体化。
可见,党的各项制度、原则的基础和核心是民主集中制。
(三)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内涵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2016/★精品文档★
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
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民主集中制作为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有其自身的基本原则。
我们在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一)党章关于民主集中制基本原则的规定
党章规定,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
第一,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第二,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第三,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
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四,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
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2016/★精品文档★
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
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相通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
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第五,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六,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
在民主集中制的六条原则中,第一条即“四个服从”,是对我们党内生活秩序的总概括,是民主集中制中最核心、最根本的一条。
其他五条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它的体现或具体化。
党章规定的这六条基本原则,是我们党健全组织制度和政治生活的重要依据,是每个党员和党组织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三、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十八大报告要求,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2016/★精品文档★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
科学的领导制度是党有效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党委既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和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又要发挥这些组织中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通过国家政权组织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和服务群众作用。
以明确权责为重点,完善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部门党组(党委)工作机制,健全党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的体制机制。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2016/★精品文档★
完善党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机制,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和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真诚接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监督,鼓励党外人士做我们党的挚友和诤友。
加强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
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
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
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
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
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的作用。
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提高党员民主素质,引导党员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
(三)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
改善党代表大会代表结构,提高基层一线代表比例,增2016/★精品文档★
强代表广泛性。
扩大党代表大会代表对提名推荐候选人的参与,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
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
落实和完善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建立健全代表参与重大决策、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列席党委有关会议、联系党员群众等制度和办法,做好代表联络工作,保障代表充分行使各项权利,充分反映党员意见和建议。
深化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
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和规范选举程序和投票方式,改进候选人介绍办法。
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
党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妨碍选举人依照规定自主行使选举权。
严格控制选任制领导干部任期内职务变动,维护选举结果严肃性。
2016/7
篇二:理解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根本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
根本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有什么区别,相信各位同学在学习政治的时候总是傻傻分不清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根本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的关系。
我国的根本制度指的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国体,它是建立我国其他国家制度的基础。
如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都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之上。
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拥有立法权,可以通过宪法和制定法律,建立一整套有关国家生活的制度,如国家行政制度、司法制度、财经制度、军事制度、教育制度等。
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家制度和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关系。
我国的国家制度是指我国宪法确立的有关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方面的制度。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因此,我国国家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而政体(根本政治制度)只是国家制度的一部分。
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家权力机关和根本政治制度的关系。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与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一切重大事务。
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政治制度的特定用语,指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它不仅包括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的有关制度,而且包括人民代表大会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基本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称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依据: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国国家政权的本质直接联系在一起,二是中国国家政权人民性的集中体现。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虽然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但两者在内容、地位、作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不同。
为了便于同学们的理解与掌握,下面就两者之间的区别简单加以介绍。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起来的,是同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相适应的。
它是我国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基本政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它是指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和区域自治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实行自治区**、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负责制,分别主持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又一基本政治制度。
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于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共同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篇三:理解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根本制度的理解
根本制度,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运行的基础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制度安排,它决定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方向与基本框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根本制度主要包括: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制度,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以上这些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根本内容,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共同推动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篇四:理解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内容构成●张利涛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来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这样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最大的国情,也是中国最大的特色;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等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中国之治”新局面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我国的根本制度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于我国坚持党的领导制度、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这些制度既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也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四重维度。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并明确指出:“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本经验,是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制度保证。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作为中国工一、党的领导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领导制度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中国共产党-7-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2022.5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前列,并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贯穿百年奋斗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既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制度逻辑与现实逻辑的有序延续。党的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统领地位,是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的必然反映和内在要求。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是坚持和完善其他各方面制度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坚持党的领导制度,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也是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证。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新中国的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载体,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制度保证,也是充分体现我国国家性质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设计原则,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让人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形式,充分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的管理工作,进而让人民真正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力。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提供了根本政治制度保障。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效能和治理效能。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可见,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近代中国,为了结束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历史,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等多种方案轮番出台,但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移植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就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了探索。在土地革命时期实行过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过“三三制”参议会制度,在解放战争时期实行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了战略构想。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中国成立使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构想变成了政治实践。1954年颁布实施的新中国第一8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而且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和中华民族的面貌。尽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陷入低谷,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却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以“中国之治”的伟大成就,让“历史终结论”终结、“中国崩溃论”崩溃、“社会主义失败论”失败。***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为什么“行”?除了马克思主义自身具备的真理力量、道义力量和实践力量之外,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思想和行动的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建党百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为核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其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决议》指出:“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最为根本就是要在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增强用它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制度,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新发展,其本质是社会主义。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制度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行稳致远。综上所述,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内容构成。其中,前两个分别被称为“根本领导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后两个在党的文件中都被明确称为“根本制度”。制度稳则国家稳。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为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不动摇。9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根据这一重要论断可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我国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内在地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为了摆脱苏联模式的消极影响,党团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实践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2022.5
推荐访问:理解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领导 制度 是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