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沈凌霞

寿县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安徽 淮南 232200

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发展势头也非常迅猛,但是行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发展速度过快容易导致很多问题发生。为此,建筑企业必须提高对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确保项目工程质量,这是保障建筑行业能够平稳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客观要求。

建筑工程历来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工程,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为促进建筑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标准、质量控制规范、工程技术效益评价体系等,希望以此方式实现建设项目的高效优质发展。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我国建筑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技术监督和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社会和工业的稳定发展。除了施工企业外,参与施工过程的科研技术部门和施工设计部门必须不断优化工程技术,实现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落实建设项目的施工效果。但是,建设项目本身的流程和环节比较复杂,容易出现质量下降,在施工技术和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特别是在施工阶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建设单位及有关监管部门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施工质量管理,提高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1]。

2.1 建筑工程管理力度不够

建筑工程施工持续时间长、工程量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极易受各项不利因素的影响,如资金投入、物资流转、人员配置等,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现阶段,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建筑企业未认识到施工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为后续工程施工建设留下了一系列质量隐患、安全隐患。

2.2 建筑施工行业的秩序不规范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行业存在行业秩序不规范的问题,如围标串标、违法分包、低价竞争、转包、挂靠经营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首先,围标串标问题是指一些施工企业为了中标,或是避免标价被压得过低,采用串通的方式进行投标,这样就可以对中标价格和成本进行控制。但在中标后,中标企业会给予其他相关企业一定的经济补偿。另外,一些企业法人的实际施工资质不符合中标要求,会利用多家企业的证照资质进行投标,中标后进行挂靠施工。其次,违法分包问题主要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些业主为了实现施工项目要求,会让资质水平较高的企业进行工程承包,但会降低施工费用;
中标企业会把工程全部转包或将一部分工程的施工内容分包出去,从中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来避免施工企业出现亏损。这种行为在我国的法律中是不允许的。法律规定不能对工程的主体进行分包,也不能进行再次分包。上述两种行为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施工质量控制均是非常不利的。

2.3 未建立有效制度

制度是确保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工作水平的重点,未建立有效制度,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就比较松散,对于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工作过程中就容易发生问题。管理制度如果没有落实到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头上,工程建设的规范性就会受到影响,继而对工程建设整体产生大的负面影响。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安全事故之后,如果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往往会出现相互推诿等情况。

3.1 质量控制行动

一方面,施工人员需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要求,对各施工环节落实管理,做好必检必查无遗漏。特殊工序要求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在施工过程中全程跟班作业,进行过程控制,并做好相关记录。该项目所需的管材、组件、设备等材料进场时,必须由监理工程师、质检员进行抽样检查,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和“三无产品”进场。沟槽式管道关键的凸边卡进沟槽后再紧固螺栓,两边应同时紧固,紧固时发现橡胶圈起皱应立即更换新橡胶圈。管道变径时,统一采用异径接头。管道穿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应注意防止变形,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必须增设套管,套管与管道之间的间隙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完整,管道横向应设置1.5‰的坡度,便于管道排水。另一方面,明确施工单位责任,建立健全工程成品保护机制。对已经完工的区域,实行临时封闭措施,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工序交接的区域应经过交接互检,已经损坏的成品由上道工序处理完善,如已完成交接,则由后续班组落实。通过培训提高工程参与人员对于完工品的保护与管理质量水平[2]。

3.2 加强对建筑企业内部人员的培养

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工作正式开展之前,施工单位要对现场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过程的管理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安全专业培训工作,这对于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建筑企业在规范项目操作流程之前,还要充分强调安全技术生产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使现场的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都能树立正确的施工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施工劳动人员的专业操作安全技术水平,其中使其对于安全操作这一理念充分重视。在建筑项目施工建设期间,企业的决策人员要定期在施工部门当中开展专业技术的培训以及安全知识的讲解工作,进一步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要指派专业技术水平较强的工程管理人员,投入到建筑施工现场开展管理工作,及时为工程提供技术操作指导,并对整个工程施工过程提供科学的监督和监察,避免施工期间出现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为建筑施工项目长期、稳定、高质、高效的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和管理保障。因此,企业不但要提高专业项目管理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还要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业务能力,并根据管理人员的水平差异以及技术特长,为其分配恰当的施工区域,并按照实际需求合理地分配工作岗位,科学及时地安排各项建筑项目的施工进度,让现场监督管理人员能够良好地控制施工工程的进程和质量。

3.3 加强信息化建设

目前,我国部分建筑企业施工管理工作效率较低、有效性较差,想要改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低效化,就需要建筑企业将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和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将传统管理模式向着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将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建筑施工中,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在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企业需对建筑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督,通过数字监控设备,实现建筑工程的全方位管理,保障建筑工程的有序开展,打造科学化、高效化的建筑施工环境。另外,建筑企业在创新信息技术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需要考虑其在施工方面的可行性。建筑企业可以邀请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勘查,帮助建筑企业深入分析,避免因信息技术出现问题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3.4 质量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

将信息技术引入工程质量控制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在设计施工项目时,设计人员可以使用信息化软件对设计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了验证,以避免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设计变化可能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预测和调节设计变化,避免改变设计和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所有数据都可以存储在一个项目中,为后续项目的审批和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有效防止质量问题。大型建设项目的设计内容更加丰富,施工过程更加复杂,更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应用VR技术对已完成的项目进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防止将来返工问题的出现。在“互联网+”时代,建筑业必须积极将建筑工程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这也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之一,以提高质量控制效率。在信息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阶段,需要尽快通过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建立网络管理平台,将计算机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实践相结合,使相关人员发展管理理念,提高质量管理规范化,科学运用社交软件,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共享效率。这样可为建筑工程的质素控制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援,将进一步推动建筑业的发展[3]。

3.5 制定有效制度

制度是确保项目工程质量的最后保障,是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工程质量是否能够达到规定标准,不仅与工程建设问题有关,还与工程项目管理有关,这要求项目建设管理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做好管理工作,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指的是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为此,建筑企业管理部门应当实行“个人责任制”。“个人责任制”是将相关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以及每一位负责人头上。因为项目工程建设的规模比较庞大,施工人数也比较多,所以大部分建筑企业进行管理都是依照“分层次”的方法,管理主要依靠每一层负责人,建立这一制度的原因是为了确保在施工质量出现问题,例如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企业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找到相应的负责人,确保问题能够及时被解决,减少因为问题产生的损失,同时也是给予负责人一定压力,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比如,个别相关人员为了获取自身利益,利用职权之便调换材料或是施工人员因为施工实际问题使得工程建设发生严重问题等情况,企业都需要进行严肃处理,避免相关人员在出现类似问题。对于表现突出、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做好自身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企业要进行一定奖励,奖励不应该仅仅体现在精神方面,还应当体现在物质方面。通过奖惩得当的方式,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促使所有工作人员,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能够做到认真负责。

3.6 规范建筑行业施工秩序

相关部门应对建筑行业的市场发展环境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规范市场发展秩序。首先,相关部门要对建筑工程招投标进行完善和规范,避免出现串标围标问题。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督管理,针对市场中的常见问题制定管理措施,比如:针对串标问题,要加强对招标机构的监督,重新完善招标流程,如招标的要求和内容要在招标时进行现场开标,所有的开标人员在开标前都不得提前知晓招标内容。另外,对于资质挂靠的问题,招标要求中应明确规定投标企业需具备一定的资质,同时还要具备相同资质的工程案例明细,工程案例施工企业要与投标企业的名称相统一。

3.7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品质量已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企业直接面对市场竞争的挑战。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最后形成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建筑质量的要求,既包括产品形成全过程的质量,又包括管理全过程的决策质量和经济质量,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各级人员的充分参与,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全体职工是每个组织的基础,组织的质量管理不仅需要最高管理者的正确领导,还有赖于全员的参与;
另一方面要以顾客需求为依托,规范相关建设生产全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保证最终建筑质量能够满足顾客要求[4]。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但是行业发展过快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弊端,越来越多的质量隐患暴露出来,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其质量问题强化政治,借助科学合理的预防手段以及解决措施进行控制,保障混凝土结构以及建筑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做好各类施工材料进场前的检测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带来良好保障。

猜你喜欢建筑工程建筑质量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10期)2022-07-28“质量”知识巩固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1年12期)2021-12-31《北方建筑》征稿简则北方建筑(2021年6期)2021-12-31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20期)2021-11-20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11期)2021-07-28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6期)2021-06-09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20年10期)2020-11-27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建筑的“芯”现代装饰(2020年6期)2020-06-22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中国生殖健康(2019年2期)2019-08-23

推荐访问:质量控制 工程管理 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