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后习题,让朗读教学更有层次

王红

[摘 要]朗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统编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后习题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朗读要求。教师要以此为参照,深入研究教材文本,明確朗读训练的梯度,让每一个学段的学生都能在朗读教学中收获知识的增长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朗读教学;
课后习题;
分角色朗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7-0066-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视朗读教学,对每一学段都提出了具体的朗读要求。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相较之前的版本,统编语文教材对朗读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该如何领会编者的编写意图,选择恰当的朗读策略,提高学生的朗读素养呢?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借助课后习题中具体的朗读要求,分梯度、按学段探索朗读教学的策略。

一、以表建系,明确朗读训练的梯度

统编语文教材有不少的课后习题提出了具体的朗读要求,这是教师开展朗读教学的“信号灯”。笔者梳理了一年级至六年级统编语文教材中课后习题的朗读要求,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见表1)。

认真观察、对比此表,可以发现,统编语文教材对学生的朗读要求主要有: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好长句子、读出恰当的语气、读好对话、边读边想象画面等。这些能力要求是逐渐提升、呈螺旋上升的。这指明了朗读训练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对朗读教学的目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从学生的朗读实际出发,找到学生朗读的生长点,明确朗读训练的层次、梯度,从而系统地指导学生开展朗读训练。笔者以统编语文教材的对话朗读、分角色朗读的教学为例,分别探讨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朗读教学策略。

二、逐层击破,聚焦朗读训练的重心

(一)第一学段:挖掘资源,提高朗读的有效度

读好对话是第一学段朗读教学的重难点。第一学段学生在朗读对话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声音拉长,不能读好长句的停顿,不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等。机械化的朗读训练会让学生失去朗读兴趣。针对第一学段学生年龄小、好动、爱模仿等特点,教师要挖掘可用资源,采取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通过师生合作,提高朗读效率

朗读教学时,笔者采用由扶到放的策略,先范读一部分内容,请学生说说教师是怎么读的,引导他们发现朗读的特点;
然后让学生模仿着读,鼓励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加上手势、表情;
接着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比赛,如师生比赛读、同桌合作读、男女生赛读等,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在多样化的朗读形式的引导下,学生仿佛变成了一个个小书童,摇头晃脑大声读,沉浸在朗读的世界里。

2.借助精美插图,降低朗读难度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童话作为课文,这类课文一般篇幅较长,朗读难度较大。童话体裁的课文往往配有精美的插图,教师可以借助插图,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边看图边想象故事情节,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例如,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有两幅插图,与故事内容相对应。教学时,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中狐狸和老虎的外貌、动作、神情等,很容易就能理解“扯着嗓子”“一愣”“蒙住了”“威风”等词语的含义。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指导,就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引入趣味游戏,体验朗读乐趣

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的课后习题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恰当的语气”。教学时,笔者引入“配音员”游戏:“‘小小故事会栏目组想招募配音员,为这个有趣的故事配音。你们愿意参加吗?”得到学生的热烈反馈后,笔者顺势提出对配音员的要求:“一要声音响亮,大胆自信;
二要思考角色的性格特点,揣摩这个角色说话的语气。”在学生配音时,笔者请其他学生做评委,评价配音的学生读得怎么样,要求点评时要用上“我表扬……”“我建议……”“我提醒……”“我补充……”等句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顺利地掌握了朗读技巧,提升了朗读能力。

(二)第二学段:想象画面,丰富朗读的情感

第二学段的大部分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但在朗读情感方面仍需加强。在三、四年级统编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中多次出现“想象画面”的朗读要求。如何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呢?笔者认为要引导学生关注对话的提示语和标点符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心情,才能更好地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1.关注标点,读准语气

郭沫若有言:“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言文而无标点,在现今是等于人而无眉目。”可见,标点符号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话中的标点符号也是文本人物的心情符号,蕴藏着作者丰富的情感。第二学段的部分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敏感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时重视文中的标点符号,通过标点符号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三年级上册《灰雀》中有大量的对话内容,课后习题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笔者先让学生分别画出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并圈出其中的标点符号。很多学生关注到了对话中有问号、省略号和感叹号等。不同的标点符号隐含着不同的语气,如“没……我没看见”体现了男孩说话吞吞吐吐,有些心虚;
“一定会飞回来的!”体现了男孩的坚定。接着,笔者利用多媒体同时出示三个问句,引导学生对比问句中的不同情感:“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此问句要读出列宁寻找灰雀时的担心、着急的语气;
“会飞回来?”这一句要读出列宁的半信半疑的口气;
“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要读出列宁的友好、宽容。通过自由练读、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分角色读等形式,学生感受到了文中人物复杂的心情变化,读出了前后语气的差异。

2.标注提示,加深体会

在教学《灰雀》时,笔者让学生在对话文本旁标注提示语。通过标注提示语,学生在朗读时能充分感受到列宁和小男孩的心情变化。笔者还通过增减提示语进行对比朗读,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互相评议,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读出恰当的语气,让课堂教学更具灵动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朗读教学也是如此。教学完《灰雀》后,笔者让学生对比其他课文中对话文本的标点符号,引导学生发现同样的标点符号在不同文本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提示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要关注文本中的标点符号和提示语,走进文本的语境中,与文本产生共情。这样的朗读才是细腻的、有温度的。

(三)第三学段:品析词句,感悟朗读的深度

第三学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如何让他们更上一层楼,能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读呢?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活动,根据文本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去品味分析、想象补白、比较归纳,感悟文本的核心价值,开展有深度的朗读训练。

1.紧扣关键词,体会朗读之美

六年级下册《腊八粥》一文中的对话内容丰富,语言独具特色,人物活泼而富有个性,是训练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的好素材。这篇文章的课后习题要求“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笔者紧扣关键词,引导学生朗读“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要到夜里!”“那我饿了!”“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等句子。笔者先让学生与同桌进行分角色朗读,体会句中省略号的用法:妈妈直接打断了八儿的话,因为八儿已经问过很多次了。然后进行师生分角色朗读。朗读时,笔者故意漏掉一个“妈”字和一个“那”字。在对比朗读中,学生体会到少了这两个字,就不能体现出八儿焦急、迫不及待的心情,更不能感受到八儿耍赖、撒娇时的淘气、可爱模样。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准确找到能体现人物形象的关键词句,让朗读不浮于表面,帮助学生感受人物语言的魅力,体会朗读之美。

2.利用情节补白,优化朗读教学

《腊八粥》中“分腊八粥”部分的人物对话十分很有趣。笔者抓住对话中的省略号,让学生进行情节补白训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模仿句式,接着往下说。

生1:要不然我吃五碗,你就吃一碗。

师:是呀,八儿说得对。

生2:要不然我吃四碗,你就吃两碗。

师:是呀,八儿说得对。

生3:要不然我吃四碗半,你就吃一碗半。

师:是呀,八儿说得对。

生4:要不然我吃五碗半,你就吃半碗。

师:还让他吃啊?八儿的肚子都要撑破啦!

在笑声中,学生深入体会到了八儿贪吃、天真可爱、童真童趣的人物形象。教师抓住对话中的标点进行补白,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3.品味特色语言,尽显朗读张力

六年级上册《桥》的人物对话也很有特点,以短句居多。课后习题的要求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短句”。在教學中,笔者出示句子:“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让学生自由朗读,谈谈自己的发现。学生发现老汉的话都很短,用了三个感叹号。此时,笔者再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三句话如此短?”学生结合上下文发现,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容不下一句多余的话。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反复品味,读出老汉的镇定自若、坚定果敢、冷静果断的性格特征。

4.对比阅读,把握朗读的感情基调

朗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如《桥》这篇课文中老汉与儿子的对话十分值得品读。笔者让学生对比“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这两句话中“吼”的不同。学生抓住“冲上前”“揪出”“凶得像只豹子”等词句,体会到老汉的生气、愤怒;
又从“推”一字中感受到老汉对儿子的关心、担心。笔者同时出示这两句话,配上音乐,让学生进行对比朗读。这样使学生感同身受,读出了老汉的情感变化。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教师要认真研读每篇课文,找到最佳的朗读教学内容和朗读指导策略,让学生爱上朗读、享受朗读,让朗读成为课堂上最美的风景线!

(责编 韦於坊 韦 雄)

猜你喜欢课后习题朗读教学基于儿童立场,让课后习题变变样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7年1期)2017-02-14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26期)2016-12-06初中数学课后习题设计问题分析考试周刊(2016年25期)2016-05-26初中生物学科探究教学有效策略研究学周刊·下旬刊(2016年4期)2016-03-21以“课后习题”为抓手,有效突破语文“文本解读”的重点难点考试周刊(2016年12期)2016-03-18巧用教材培养学生能力的探索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5年3期)2015-05-04

推荐访问:更有 课后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