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陈仁山

(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25002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突出精细化、个性化。借助新媒体技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够全方位掌握大学生思想状况,为大学生提供专门性、针对性教学服务,从而显著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可置否,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难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利用新媒体,把传统的优势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以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一种利用现代化的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数字电视、手机等现代数字技术为使用者提供资讯和服务的媒体形态。时至今日,新媒体技术日趋成熟,与教育也愈发融合,在新媒体技术的帮扶下,促进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的基本特点

1.传播媒体多元化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已不仅仅依靠报纸、广播等的传播,用户可以借助社交网络,如微信、微博等进行信息的传播与表达。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媒体融合传播的现象。通过新旧媒体之间实体形态与技术手段的交互融合,塑造出新型的信息交流模式,加快信息传递的速率与效率。

2.社会生活网络化

迄今为止,网络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活动方式,并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某种意义上,他对个体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产生很大影响。同时,由于网络与人们的融合度愈发明显且深刻,使社会生活更为复杂,社会的各个层面也受到了网络带来的剧烈冲击。这一切都会对社会造成革命性变革,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变化注入全新动力。

3.数据信息共享化

对大众而言,意味着一个信息共享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将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搜集起来,以开放、共享的原则向用户传播海量信息。新媒体时代的信息共享程度远超任何时代,用户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播出去的同时,也在第一时间共享信息、接受信息。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

新媒体时代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途径,为学生带来丰富精神素材,但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背景更为复杂,错误的价值观念、西方思想的渗透等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大学生还正处于观念的形成期,新媒体带来丰富素材使他们勇跃尝试新事物、发表个性言论以表达自我,拉近了线上距离减弱了线下沟通的能力。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个性化

新媒体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传统媒体在思想教育上存在“倒灌式”教学,然而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大数据平台能够通过搜索引擎、信息浏览等精准预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准确反映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教育发展特点与规律,通过构建个性化的教育课堂满足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匹配契合的教育手段与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材施教才能更有利于构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环境,提升高校思政育人实效。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智慧多元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基本上是对理论、方针和政策的“白话”宣讲,片面、保守、教条的宣讲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资源需求和精神要求的特点。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助网络资源优势,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开展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直观、立体、多角度地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与意义。现在各高校与时俱进,都努力建设有温度、有涵养的学校公众号、网站等平台,发布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内容,正能量的相关视频、动态图片,优秀校友前辈的事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动态,寓教于乐,共同打造线上线下协同育人新阵地。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实用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强调学生从思想上进行改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思想政治教育本是一种实践性活动,新媒体时代使其教育载体、工作机制和方法都发生创新性变化,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上的话语权,真正实现其现实价值。同时新媒体与高校教育的双向互动以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与实践成果,将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在网络上设置专题专区,实现教育资源成果的共享,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使之真正达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目的。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1.新媒体时代创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

教育的实践是一种借由信息的交互而实现的一种影响性教育,通过积极的价值引导,使受教育者被熏陶出正确的价值观及精神状态[2]。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室为载体,以理论知识灌输为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等的塑造,以满足人对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形式单一,学习效率低下、参与度低等一系列问题。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全新的形式。学生不再拘泥于枯燥无味的课堂,高校思政教师也不再深陷于单方向理论灌输的泥沼之中,教师与学生借助互联网、手机、电脑等终端,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供丰富、系统、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优质课堂、视频直播、网上课业等形式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授与接纳,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及时双向互动。

新媒体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禁锢。一方面,有助于高校教师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以及价值取向,及时调整教学,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的广泛使用,让大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得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参与度、接受度,提升学习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高校思政教师的课堂压力,提升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2.新媒体时代提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蓝本

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重要载体,为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动态提供了庞大的数据支持。高校学生上网频率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量化分析提供了充足的数据。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使用频度、参与度的分析,可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与价值取向。较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及时、准确、高效地了解绝大部分甚至全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原因之一是调研方式单一且覆盖范围低。调查问卷、随机采访等方式只是对极少一部分大学生群体而言,以部分代整体的方式无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原因之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虽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网上调查等形式,但由于过去互联网技术发展不够完善,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也有所欠缺,必然也导致了网上调查的局限性、片面性。

在现如今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赖于网络大数据信息库提供的海量大学生样本以及丰富的调查分析数据,有效把握绝大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此同时,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度数据分析、横纵向的挖掘学习等均带来了新机遇。

3.新媒体时代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表现为“你教我学、你说我听、你打我通”,形式呆板,难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3]。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以课堂为主要形式,以群体学生为主要对象,理论知识以普遍性、易理解性为主要准则,旨在满足大学生群体意义上的价值观的一般塑造,缺乏对特殊群体、少数个体的针对性塑造,往往难以满足不同群体、不同个体的不同需要。而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新媒体新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交流互动平台、充分的思想表达空间,了解大学生思维情感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甚至做出全方位的教学改革,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1.新媒体时代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新媒体在为教育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思政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当代大学生与新媒体日趋难以分割,大学生通过多种新媒体方式了解各方面、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导致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被迫降低工作积极性,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下跌,难以满足学生最新需求。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新媒体技术还不够熟练,很难把将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和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无法与时俱进,难以走出旧模式的旋涡,势必造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停滞不前。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是通过宣讲、谈心以及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来进行,这些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可控性[4]。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对时空的限制。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数字电视、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平台潜移默化的塑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势必会有腐朽落后信息影响大学生三观的塑造。而在这一过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受浩瀚信息影响的当代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信息筛选与传输,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新媒体时代冲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介体

新媒体技术在如今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新媒体的新功能、新方式将传统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旧体制、旧思维等的弊端日益迫显,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介体也日愈走进“失效”的境地。受新媒体技术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介体由一元走向多元,丰富着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内容选择等均遭受到新媒体的侵蚀,但也由于缺乏信息的层层筛选功能,使主观主义、夸大言论等错误信息传递给大学生,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实践性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冲击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道路。

伴随着新媒体的“侵入”,逐渐淡化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制灌输”“你听我讲”“面对面传授”等形式的效果和制约作用;
由于新媒体的“登场”,大学生信息检索的速率提高,其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悄然变化,导致传统的教育介体收效甚微。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体系、滞后内容无法迎合新媒体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内容、新体系,致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出现明显的落后性特征,这也必然导致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匹配甚至出现矛盾与冲突。

3.新媒体时代挑战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用技能

进入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教育介体日益丰富、教育内容不再拘泥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课堂传授,无一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工作提出了挑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微信、微博、短视频APP等获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途径逐步取代了传统面对面授课的方式方法,日益演化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就迫切需要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破旧立新,提升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技能,了解、掌握并熟练应用各种新媒体的特点及其使用方法,提升新媒体的使用效度,做到理论知识不断加深、实践应用不断增强、与新媒体技术日趋融合,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除加深自身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与研究之外,应深耕当前大学生日常使用的新媒体平台与技术,能够准确有效的解学生之困、答学生之疑,积极引导学生接纳吸收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一)坚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育人本位

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坚定育人本位,为社会主义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此,高校思想政着教育者首先要坚定社会主义立场,保持正确方向,提高防腐拒变能力,切实做到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组织上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为切实做好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驾护航。

此外须逐步强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破除“我说你听”的固有模式,“克服片面的唯教师主体观,同时防止片面的唯学生观,确立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辩证统一的观念”。[5]使师生间的单向传输与对立,变成师生间的双向沟通与和谐,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行为趋向、意识变化做出科学、实际、准确的指导和引领。

(二)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数据库

新媒体时代依托互联网平台所储存的巨大的信息资源,凭借其自身日渐完备的检索能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愈发强大。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新媒体技术水平,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并结合各高校本身的特色优势与实际情况,设计贴合学生的真实状况的组织架构。通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的强大优势,搭建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存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对学生网络学习偏好进行追踪与分析,时刻关心大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为大学生提供针对性、个性化、智能化服务。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数据库,有利于高校进一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立自主学习予以更为安全、更为信赖的保障,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更为准确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予以更为准确的参考,从而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及方式方法予以更为科学的指引,从而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用性。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6]。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文化冲击、价值冲突、信息泛滥等不可避免地出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除必要的解读、传授信息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高相应的信息筛选与鉴别、分析与选择、指导与评价的能力。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次,要不断深入学习、了解新媒体技术,科学使用新媒体技术。利用QQ、公众号、相关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实现与大学生的多重交流互动,使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得以实现。是提升教育者媒介素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四)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

新媒体时代必须不断充实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要教师学会充分利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作。二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7]教育者在坚定“四个自信”的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与信心。三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过程中,要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根基,使中华优秀的历史积淀得到新的传承和弘扬。四是要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会用矛盾的方法看问题。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要善于抓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矛盾,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逐步引导学生明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才能在自身发展中做出正确的取舍与判断,才能正确认识自身,才能在不断实现短期目标的同时树立远大的理想,承担起这个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

(五)建立健全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机制

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全面应用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完善与发展。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各高校应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创新使用新媒体技术,激发思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而言,各高校应首先解决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须的设备资源问题。同时,高校应配备专门人员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技能问题、知识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并给予学生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提高学生自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生机的同时,也要深刻反思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策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色增彩,为国家储备更为庞大的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猜你喜欢教育者时代政治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工会博览(2023年1期)2023-02-11“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政治攀附”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政治不纯”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e时代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e时代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e时代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中国音乐教育(2016年4期)2016-05-20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探索(2013年4期)2013-07-24

推荐访问: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