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18篇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18篇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  主题十六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可编辑word)  泰安模拟题组  【一】选择题  1.(2019肥城模拟)历史类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18篇,供大家参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18篇

篇一: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

  主题十六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可编辑word)

  泰安模拟题组

  【一】选择题

  1.(2019肥城模拟)历史类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

  以下有关美国南北战争的影视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

  A.1861年〝南部同盟〞率先挑起内战

  B.战争结果是北方取得胜利

  C.林肯在战争结束前夕遭刺杀身亡

  D.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2019宁阳模拟)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

  是()

  A.资金不足

  B.企业设备陈旧

  C.缺乏技术人才D.缺乏自由劳动力

  3.1863年10月,美国联邦军共组建了58个黑人军团,黑人士兵成为一支英勇顽强的战

  斗力量。这是因为联邦政府颁布了()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仔细观察以下图,我们可以看出南北战争前,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A.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

  B.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5.(2019岱岳模拟)在辛亥革命中,孙中山坚决反对〝南北分治〞局面,强调指出〝惟今

  日虽已共和,尚未大定,欲其大定,必须统一〞。以下史实中,与孙中山所面临的问题相似的

  是()

  A.美国内战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左宗棠收复新疆D.香港、澳门回归

  6.(改编)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

  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

  谈。〞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

  A.人人得到了一份土地

  B.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C.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的控制

  D.彻底摆脱了沙皇专制统治

  7.(2019东平模拟)〝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就响起来。〞这句话与

  日本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大化改新

  B.推翻幕府统治

  C.日本侵略朝鲜D.明治维新

  8.(2019泰安模拟)1871年,日本刊物«全译中学西校改定普学规那么»中写道:〝且初

  学者未通其语言,未习其文学,故宜先就汉人所译之书,加以研习,以得其略。〞这说明日本

  ()

  A.坚守儒家文化主阵地B.全盘接受西方新文化

  C.从中国间接输入西学D.向中国学习改造文化

  9.(2019新泰模拟)近现代以来,美日关系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变化过程。对下面两幅图

  片所反映的美日关系,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A.日本遭受美国侵略后,学习西方进行改革

  B.日本为打破华盛顿体系,偷袭美国珍珠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植下迅速崛起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加紧对日本进行技术输出

  10.以下关于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

  B.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向西方学习

  C.都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都创办了机器化大生产的近代工矿企业

  11.(2019东平模拟)理清线索有利于理解把握历史知识。以下空白方框中应补充的内

  容是()

  文艺

  复兴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A.美国南北战争

  B.法国大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D.〝三角贸易〞

  【二】非选择题

  12.19世纪中叶,俄国、美国相继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分别为本国资本主义发

  展拓宽了道路。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国家面临内忧外患→代表人物

  →1861年,废除→俄国过渡到资本主

  义社会

  南北方不同的经济→领导人

  →1862年,颁布→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

  制止了分裂,废除了

  (1)请将以下内容前的字母填到相应的横线处。(5分)

  A.林肯

  B.农奴制

  C.奴隶制

  D.亚历山大二世

  E.«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材料二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

  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

  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林肯代表的美国共和党1860年总统竞选的主题是:〝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

  (2)以上材料反映了林肯的什么主张?(1分)林肯为什么会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1分)

  新题速递题组

  【一】选择题

  1.(2019山东青岛中考)«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道:〝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

  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这场内战在美

  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A.消除了种族歧视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2.(2019江苏盐城中考)明治维新后,柳生家族的一郎卖了土地到工厂工作,二郎上了免

  费的学校。柳生家族生活变化反映出的改革措施有()

  ①废藩置县

  ②允许土地买卖

  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④提倡文明开化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3.(2019山东德州中考)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

  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与〝解放农奴〞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

  A.日本明治维新

  B.美国南北战争

  C.俄国1861年改革

  D.俄国十月革命

  4.(2019广东中考)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

  族的强烈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

  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

  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

  B.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

  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

  D.贵族力量弱小无力对抗

  5.(2019四川成都中考)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为顺应时代潮流,世界上许多国家不约而同

  地进行了改革或革命。某班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并得出结论,以下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

  选项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俄国废除农奴制

  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B

  中国洋务运动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日本明治维新

  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D

  美国南北战争

  实现了美国的独立

  【二】非选择题

  6.(2019四川成都中考)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19世纪60年代的东西方世界风起云涌,

  中、俄、日三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中国派出的最早的留学生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部分)

  时间

  课程内容

  1862年

  英文

  1863年

  法文、俄文(后增加德文、日文)

  1867年

  增设算学、化学、医学生理、天文、物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京师同文馆课程内容的特点,(2分)并概括洋务运

  动教育改革的意义。(4分)

  材料二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

  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

  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据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怎样〝从上面解决〞〝农民和地主

  间敌对情绪〞的。(2分)

  材料三明治维新大事年表(部分)

  日期

  事件

  1868年①明治天皇颁布诏书,明治维新开始

  ②实行废藩置县的改革1871年

  ③成立文部省,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体制

  1872年④颁布«固定银行条例»,正式移植欧美股份公司制度

  1873年⑤颁布第一个征兵令,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

  1880年⑥颁布处理官营企业的条例,将大部分官营企业廉价转让给新型资本家

  1889年⑦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了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据高中历史选修教材«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整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属于〝殖产兴业〞措施的两项内容(写出表中序号即可)。(2分)并简要评价日本的明治维新。(4分)7.(2019河南中考)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它们却以不同的姿态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1860年的美国,人口只有俄国的40%,其城市人口却比俄国多一倍;年产铁83万吨(俄国年产35万吨);消耗现代燃料的能源是俄国的15倍,铁路长度是俄国的30倍。

  材料二1861年后,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逐渐增多。19世纪90年代末,俄国矿山和铁路等部门的工人人数增加到279.2万人。这些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材料三美国南北战争开始时,南方人口900万,其中黑奴占400万。«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成为战争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等于把南方的数百万黑人奴隶变成了北方的同盟军。这场战争,不仅使黑奴成为自由人,而且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除了障碍。

  (1)材料一反映了1860年俄国和美国的近代化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同?(2分)(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推进近代化的方式有何不同?不同的方式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哪些相同的条件?(3分)(3)综上所述,依据俄美的近代化历程,写出你汲取到的关于社会发展的一条经验。(1分)答案精解精析泰安模拟题组1.C此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题干要求找出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林肯是在战争胜利后遇刺身亡的。故C项符合题意。2.D此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相同点。19世纪中期的美国由于黑人奴隶制的存在,北方缺少自由劳动力;19世纪中期的俄国由于农奴制的存在也缺少自由劳动力。故此题答案为D。3.D根据题干信息〝1863年〞〝黑人军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解放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扭转了整个战局,应选D项。A项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的文件,标志着美国的诞生;B项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纲领性文件;C项虽然与美国南北战争有关,但主要解决的是土地问题。4.B此题属于漫画材料型选择题,考查从漫画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注意漫画中的文字信息〝奴隶制的扩张〞。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应选B。5.A孙中山反对〝南北分治〞,强调维护国家的统一,美国内战时也面临着国家南北分裂的问题。故此题答案为A。6.B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农民之所以能与以前的主人〝平等〞交谈是因为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应选B。

  7.D该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由材料中〝文明开化〞可分析出正确答案为D。

  8.C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看,日本人开始学习西学时因语言困难而通过中国人翻译的西方书籍来研究西学。也就是说从中国间接输入西学。应选C。

  9.A图1反映的是19世纪50年代美国海军舰队进入日本港口,它打开了日本的大门,使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图2反映了日本为了摆脱危机,决定学习西方,派参观团赴欧美学习,并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应选A项。

  10.B中国的洋务运动没有在政治领域向西方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那么是全面学习西方,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思想文化。所以B项表达不正确,符合题意。

  11.A由所学可知,19世纪以后,工业革命拓展到美国,推动了美国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而南方种植园经济越来越成为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阻碍,两者矛盾越来越尖锐,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最终爆发了南北战争。应选A项。

  12.答案(1)国家面临内忧外患→代表人物D→1861年,废除B→俄国过渡到资本主义社

  会南北方不同的经济→领导人A→1862年,颁布E→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

  →制止了分裂,废除了C(2)逐步废除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因为他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

  大贡献,符合人民的愿望,所以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解析(1)结合所学回答即可。(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林肯的主张和贡献即可。新题速递题组1.C此题考查美国内战。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扫除了阻碍美国资本

  主义发展的障碍,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所以说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此题选C。

  2.C此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①废藩置县是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②允许土地买卖是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上的内容。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是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上的内容。④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是日本明治维新在文化教育上的内容。②③④符合题意,应选C。

  3.C此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故C项符合题意。

  4.C此题考查学生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维护了俄国贵族的利益,是对农民的双重敲诈与掠夺,所以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的抵抗,故C项正确。

  5.C解答此类试题宜用排除法。俄国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因此A项错误;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B项错误;美国独立战争实现了美国的独立,因此D项错误。此题选C项。

  6.答案(1)特点:重视外语(1分)和自然科学(1分)。意义: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人才;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2)进行1861年改革。(或废除农奴制)(2分)(3)内容:④⑥。(2分)评价: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强大起来;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包括〝天皇制〞在内的大量封建残余。(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解析第(1)问,由〝英文〞〝法文、俄文(后增加德文、日文)〞可知注重外语;由关键信息〝增设算学、化学、医学生理、天文、物理等〞可知注重自然科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洋务运动教育改革的意义即可。第(2)问,依据材料〝亚历山大二世〞〝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可判断出是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回答第(3)问的前提是理解〝殖产兴业〞的含义,即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通过分析表格内容可知,属于〝殖产兴业〞措施的两项内容是④和⑥。评价明治维新时注意从〝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两方面进行分析。7.答案(1)城市化水平不同;工业化程度不同。(2分,每点1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俄国:改革;(1分)美国:革命或战争。(1分)相同的条件:自由的劳动力;扩大的商品市场。(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3)废除旧制度,顺应社会的发展;改变旧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城市人口〞〝年产铁〞〝消耗现代燃料〞〝铁路长度〞等可知,美俄两国的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程度是不同的。(2)美俄两国都存在自由劳动力严重

  不足、缺乏商品市场的现象,两国分别经过战争和改革的方式解决了这些问题。(3)可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角度总结经验。

  

篇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

  考点22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一、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早期俄国:(1)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基辅罗斯。(2)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在反抗蒙古人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到16世纪初统一了俄国。(3)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2.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2)时间、人物: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3)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4)方式: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5)内容:

  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

  创办报纸

  社会生活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6)影响:

  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

  积极性

  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

  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3.扩张: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战争过程中,

  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二)废除农奴制

  1.原因: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

  也比以前发达。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经济发展。

  2.背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

  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3.开始: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4.法令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5.影响:

  积极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消极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二、美国内战(一)南北矛盾的加剧

  1.领土扩张:美国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领土不断扩张。到19世纪中期,美国已经成为东临大西洋、

  西濒临太平洋的大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

  2.两种经济制度: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南方却以棉花种植园经济为上,大量使用黑奴劳动。英国工业革

  命后,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3.南北矛盾: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南北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北方

  南方

  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关税,

  焦点:奴隶制的存废

  为了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

  抵制外国商品的输入

  国廉价的工业品,反对提高关税

  主张禁止奴隶制度,建立自由州,

  力图扩展奴隶制度,建立新的蓄奴

  发展资本主义

  州

  4.废奴运动:北方一些有识之士坚持主张废除奴隶制,开展废奴运动。他们揭露奴隶制的罪恶,积极帮助

  黑人奴隶逃往北方。

  (二)内战爆发

  1.直接原因:1860年11月,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第16任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

  2.战争爆发:林肯当选总统后不久,南方7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1861年4月,南方军

  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3.初期形势:战争初期,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致使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首都华盛顿也险

  些被攻占。北方的失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多城市爆发示威游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

  (三)北方的胜利

  1.战争转折:

  措施1862年,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内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

  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作用

  《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2.战争结束:1864年,联邦军队围攻“南部同盟”的“首都”里士满。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

  战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3.评价林肯:1865年,林肯被拥护奴隶制度的狂热分子刺杀。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

  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4.美国内战的性质和影响:

  (1)性质: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

  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日本明治维新(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内忧: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

  川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

  会经济的发展。

  2.外患: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

  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不久,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二)倒幕运动

  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破产

  背景

  当时,日本的黄金价格低于世界市场的黄金价格,外国人用白银套购黄金,造成日本大量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上的处境不断恶化

  面对民族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

  发动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过程

  1868年1月,倒幕派武装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拥立16岁的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

  

篇三: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

  第三单元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及扩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英国国王仍然掌握着行政权一直到责任内阁的形成议会逐渐控制了内阁国王才失去了行政权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第三单元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及扩展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英国国王仍然掌握着行政权,一直到责任内阁的形成,议会逐渐控制了内阁,国王才失去了行政权,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条件标志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的胜利1787年宪法的制定

  1..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①中央集权(联邦制)原则。拥有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拥有一个全国性的议会,掌管统一的联邦财政;拥有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员都由民选产生。(2)影响:①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可以有效防止专制独裁,保障民主制度。②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使美国能够保持统一和稳定,成为美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政治前提。③地方自治与中央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这些都对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起到了示范作用。④1787年宪法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人相等的权利,等等。后来,陆续以修正案的形式加以弥补。二、易错扫描1.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而美国总统不对议会负责,英国议会选举结果直接决定了英国首相人选,而美国国会选举结果对总统的去留没有影响。2.分权原则与三权分立:现代国家基本上都实行分权体制,是保障民主,防止独裁的有效工具,三权分立是分权体制的一种最重要形式,但不是惟一的形式。3.美国与中央集权:从美国民主共和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看,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是不断加强的,但是,美国不是中央集权制国家,美国各邦依然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州政府依法行政,不接受联邦政府的直接领导。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法兰西共和之路特别艰难,是因为面对整个欧洲封建势力的镇压。1789年,资本主义在法国和欧洲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因而资产阶级革命进展艰难,1875而年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法国共和制也得以最终确立。二、易错扫描1.代议制:古代雅典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的是间接民主制。2.法国近代共和制:与当代的共和制有所不同,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而从法国第五共和国(1958年建立)开始,法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3.帝国议会:德国近代的帝国议会是由民选产生的,一般国家民选产生的议会权力较大,而德国的帝国议会权力则较小,其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篇四: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

  优秀办公范文

  欢迎下载

  第三单元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帝制与共和国的反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意义;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德意志帝国宪法》;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2)通过学习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探究法国共和制度和德国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了解法律制度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问题、思考问题。2.过程与方法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德国和法国的形成过程,认识任何新的制度都有其产生艰难曲折的过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重难点】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难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一.知识梳理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共和之路①背景A.政治:18世纪,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矛盾尖锐。B.思想:资产阶级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②历程A.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B.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先君主立宪制后民主共和制)此后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斗争不断(共和派和君主派的斗争属于资产阶级内部不同派别的斗争,斗争根源是小农经济根深蒂固)C.1870年普法战争后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斗争的实质是帝制和共和制的斗争【补充】法国政体演变:君主制(大革命前)——君主立宪制(1791年)——第一共和国(1792年)——第一帝国(1804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七月王朝(1830年)——第二共和国(1848年)——第二帝国(1852年)——第三共和国(1870年)(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①内容A.总统——行政权a地位: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b产生方式: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任c权力: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有缔结条约权和赦免权;有解散众议院的权力,但必须得到参议院同意;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B.议会——立法权a组成: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出,任期9年(每3年改选1/3);众

  优秀办公范文

  欢迎下载

  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4年b权力: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从理论上讲,两院的权力与地位是平等的,但在事实上,参议院的权力大于众议院,地位优于众议院。法国实行两院制以后,众议议员由普选产生,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由于经普选产生的众议院比由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更具代表性,法国宪法规定,国民议会是全国人民的代表,参议院是地方市镇的代表。主权属于人民,由人民直接普选产生的众议院理应比参议院具有更大的权力。但众议院提出并通过的法案,要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实质是工业资产阶级最终掌握政权②意义(1)政治:共和派掌握了参众两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2)经济: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871年—1918年)(1)德国统一①背景:A.分裂局面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民族意识觉醒,启蒙思想传播C.普鲁士的强大②结果: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实力最强)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德国统一,1871初德意志帝国建立。(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①君主立宪政体A.皇帝a地位: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b权力: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颁布并监督法律执行权、决定对外政策等。B.宰相a产生方式: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任期由皇帝决定b义务:只对皇帝负责c权力:主持内阁工作(体现专制)C.议会: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②联邦制国家A.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B.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C.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它的国王和宰相,同时又是帝国的皇帝和宰相(3)评价①局限性: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和军国主义传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局限出现原因:与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关,德国统一和新制度确立依靠了国王和军队②进步性:A.政治: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B.经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规定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体现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国会只是点缀。劳动大众和资产阶级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容克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都没有受到根本触动,普鲁士的旧制度、尤其是军国主义传统被保留下来。这都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完成。德意志帝国的统治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和专制主义传统,甚至加强了普鲁士王国的军国主义色彩;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高明的军事指挥在德意志统一中的突出作用,促使军国主义在德意志帝国社会中的影响日益深远,军人的地位至高无上,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德意志帝国对军人、对军队、对战争的崇拜,使德意志帝国成了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成为后来一战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上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局限性。二.核心突破1.法兰西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

  

篇五: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9世纪60、70年代,在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和推动下,资本主义浪潮席卷全球。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相继出现了沙皇俄国的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这进一步表明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与扩大,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

  1861年3月,沙皇俄国颁布了废除农奴制法令,这次改革废除了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农奴制度。1861年,美国爆发历时四年的南北战争,以林肯为代表的北方资产阶级打败了南方奴隶制种植园主阶级的叛乱。美国的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亚洲的日本也通过明治维新,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俄国、美国和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从而扩大了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的统治。

  1.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1)从起因上看:北美独立战争是由于北美经济的发展与英国宗主国的殖民压迫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而

  南北战争是因为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这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的矛盾引起的。

  (2)从性质上看:都带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但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南北战争则带有内战的性质。

  (3)从阶级特征看:独立战争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而南北战争则处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处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确立其统治的时期。

  (4)从影响看: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前者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柳锁,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后者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2.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成败原因比较

  (1)社会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前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农民的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幕府统治已经成为众矢之的;而中国

  1

  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本国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2)领导力量: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未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

  他们分阶段完成了清除敌对旧势力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中国的维新派力量脆弱,仅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君主身上,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加之守旧派实力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3)政治措施: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了命令,采取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得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军事、文化方面的变法诏书,但是根本不可能实施。

  (4)国际环境: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夺取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开始,由于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中国戊戌变法发生在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国际环境对中国的维新运动很不利。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经济关系而形成的统一的经济整体。它包含两重意义:一指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随着早期的英、法、美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到19世纪中期俄国、德意志、意大利、日本等国也以不同的方式步入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各国普遍确立。二指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亚、非、拉美广大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成为他们经济上的附庸。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于19世纪中期,最终形成于20世纪初。

  1.(2019·贵州)由南美各国足球俱乐部冠亚军参加的足球联赛冠名为“解放者杯”,这是为了纪念19

  世纪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南美的“解放者”(

  )

  A.林肯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章西女王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到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社会各阶层纷纷

  行动起来,展开了争取独立的斗争。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转战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

  2

  等地,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者,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故B符合题意;林肯、圣马丁、章西女

  王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2.(2019·湖南)历史学家罗英渠在《美洲史论》中写道:“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土十倍于西班牙的

  国土,比西、法、德、英、意五个国家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半……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

  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他”是(

  )

  A.华盛顿

  B.章西女王

  C.甘地

  D.玻利瓦尔

  【答案】D

  【解析】依据“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可知

  这位美洲历史上的伟人是玻利瓦尔。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率领军队,打败了西班牙军队,解

  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1813年玻利瓦尔领导委内瑞拉人民举行起义,相继建立了委内瑞拉第二共

  和国、第三共和国,并被共和国授予“解放者”的称号。他率领军队从委内瑞拉出发,越过安第斯山脉,

  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北部、厄瓜多尔、秘鲁等地。1825年,上秘鲁独立,为纪念玻利瓦尔,以

  他的名字给这个国家命名,即现在的玻利维亚,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代表人物,B项

  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代表人物,C项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

  除,故选D。

  3.(2019·湖北)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

  十分悲惨,暴动频繁。为解决此问题,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

  A.颁布《人权宣言》

  B.制定《1787年宪法》

  C.实行农奴制改革

  D.实施文明开化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为了缓解统治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解放了农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C项符合题意;颁布《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A项不符合

  题意;制定《1787年宪法》是美国,B项不符合题意;实施文明开化是日本,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4.(2019·四川)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3

  B.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D.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制度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A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没有促

  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废除农奴制,没有改变俄国的社会制度,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5.(2019·四川)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赎金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农民在法律上获得解

  放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自然经济的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以上说明农奴制改革(

  )

  A.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资本”“劳动力”“国内市场”依据这些关键词可知,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

  供了条件,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1861年改革的性质和局限性,故排除ACD项。故选B。

  6.(2019·山东)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在美国历史上,我比任何其他总统都更像总统,只是也许除了戴

  大帽子的林肯。我承认,林肯很强硬。让特朗普都自愧弗如的林肯总统曾经(

  )

  A.领导北美各州建立独立国家

  B.推行新政,渡过“大萧条”

  C.领导美国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D.坚持斗争,反对国家分裂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让特朗普都自愧弗如的林肯总统曾经坚持斗争,反对国家分裂。1862年,林

  肯政府颁布了两个法令,激发了广大黑人奴隶和农民的积极性,扭转了战争的局势,使北方战胜了南方,

  林肯领导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

  的发展,他们的共同贡献是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选项D符合题意;领导北美各州建立独立国

  家是华盛顿;推行新政,渡过“大萧条”、领导美国进行反法西斯斗争是罗斯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2019·云南)“战争之初,北方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战,后来,演变为一场消灭奴隶制的革命战争。”

  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

  4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内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太平洋战争

  【答案】B

  【解析】根据“北方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战,后来,演变为一场消灭奴隶制的革命战争。”可知,材料反

  映的是美国内战,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B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没有消灭

  奴隶制,A不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题干“战争之初,北方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战”等内容无关,C

  不符合题意。太平洋战争与题干“战争之初,北方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战”等内容无关,D不符合题意。所

  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8.(2018·黑龙江)“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由以前的封建社会变成了西

  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日本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

  A.百日维新

  B.大化改新

  C.对外侵略扩张

  D.明治维新

  【答案】D

  【解析】19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的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

  展道路,成为亚洲唯一保持民族独立的工业强国,D与题意相符。故选D。

  9.(2020·全国初三模拟)19世纪中叶,美国上空翻滚着不安的阴云。《走遍全球》栏目组来到了美国,

  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时刻关注着美国。

  (名人点评揭秘美国)

  材料一:“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马克思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两种社会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美国当时的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什么战争的爆

  发?

  (关注大选聚焦林肯)

  材料二:林肯当选了,但他明白,等待他的,绝不是就职仪式上的万民欢呼,而是一场大规模的腥风血雨

  的搏杀。

  (2)用史实证明林肯当选导致了“一场大规模的腥风血雨的搏杀”。

  5

  (绝境废奴解读政策)材料三:从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3)这一政策出台后,对当时的美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青史留名众说纷纭)材料四:马克思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4)材料四中的“倒下去”指的是什么事件?马克思认为林肯是一位英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案】(1)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2)林肯就任美国总统,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直接引发了美国内战的爆发。(3)影响: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局,使南方陷入了绝境。(4)事件:南北战争结束后,林肯遇刺。依据:因为林肯为解放黑人奴隶和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后,形成了两种经济制度,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的种植园经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最终导致了南北战争的爆发。

  (2)依据所学可知,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南方的一些州联合起来,宣布组成一个独立国家,号称“南部联盟”,这一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3)依据材料“从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改变战争的形势,1862年9月,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这一政策出台后,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局,使南方陷入了绝境。

  (4)依据材料“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南北战争结束后不久,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在剧院刺杀了林肯,林肯为维护国家的太浓易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所以马克思认为林肯是一位英雄。10.(2020·全国初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宣布“废藩置县”,全国分为3府72县,由中央直接治理,加强中央集权……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文化教育上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6

  材料二1887年,日本的军事部门在广泛调查后提出《讨伐清国策案》,要求在5年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可乘之机,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

  ——摘编自《大国崛起·日本》(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这次改革使日本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变化?(2)结合材料及所学,说说这次改革的内容里哪些体现了欧洲的“先进文明成果”?(从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三方面各举一例)(3)材料二所述《讨伐清国策案》首先转化成哪次“讨伐”行动?战争之后签订的哪一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4)《读者》杂志评论说:“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据此谈谈该如何发展中日关系。【答案】(1)明治维新。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2)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3)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4)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日本要勇于面对和深刻反省自己的历史,吸取历史教训,纠正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错误行为,用建设性的态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解析】(1)根据材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宣布“废藩置县”,全国分为3府72县,由中央直接治理,加强中央集权……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文化教育上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明治维新,这次改革使日本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欧洲的“先进文明成果”的内容有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3)根据材料二“1887年,日本的军事部门在广泛调查后提出《讨伐清国策案》,要求在5年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可乘之机,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讨伐清国策案》首先转化为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后签署了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日关系应该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日本要勇于面对和深刻反省自己的历史,吸取历史教训,纠正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错误行为,用建设性的态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

  7

  

篇六: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

  第四章: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时空轴线

  时政联系

  以美国南北战争给我们的启示,谈反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考点一美国内战

  1.时间:1861---1865年。2.根本原因: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和南部种植园经济这两种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或:南方奴隶制度的存在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的发展)。3.导火线: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4.北方领导人:林肯。5.经过:爆发:1861,南方组成“南部同盟”,挑起内战。失利: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北方军事上一再失利。北方的失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转折:1862年,联邦政府通过了《宅地法》;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这两个法令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局。结果: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6.胜利原因:人心所向有利于北方;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士兵作战勇敢;北方在经济、军事、政治多方面都占优势。7.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依据:美国独立战争是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南北战争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8.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巧记法】领土扩张东向西,奴隶问题矛盾激;林肯平叛维统一,扫

  除障碍美崛起。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本土发生的两次战争)

  名称

  独立战争

  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时间

  1775—1783年

  1861—1865年

  原因性质领袖文件

  意义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奴隶制度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

  主义的发展

  主义的发展

  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华盛顿

  林肯

  《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

  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为美国以后的经济迅

  对欧洲、拉丁美洲革命起推动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作用。

  考点二日本明治维新

  1.原因:①内因: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掌权的是幕府将军,天皇大权旁落。)②外因:西方列强的侵略,激化了日本国内的矛盾。2.开始:1868年,中下级武士发动倒幕运动。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拥立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

  同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装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3.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②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③经济方面: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④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4.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5.评价:①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②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比较表

  项目

  不改革力量同点措施推行

  明治维新中下级武士和各阶层联合。强行推行,行之有效。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小,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顽固派力量强大。

  法令一纸空文,各地阳奉阴违。

  改革结果

  改革成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改革失败,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

  历史背景

  都遭受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外来侵略,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

  同改革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点改革内容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改革措施。

  改革目的都是为了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考点三俄国1861年改革

  1.背景: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时间:1861年

  改革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3.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4.评价:a.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b.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c.这次改革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d.这次改革也是对农奴的一次空前的剥削和掠夺。

  考点四资产阶级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一.资产阶级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1、时间:19世纪中期。2、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3、表现:a、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资防大学本主义发展道路。b、1861年—1865年,美国爆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段革命,既维护了祖国统一,又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c、19世纪中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4、影响:a、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加强了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c、客观上冲击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落后的制度,促进了社会进步。d、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时间:20世纪初。2、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生产和资本制度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3、主要国家:美、德、英、法、日、俄。4、发展状况:a、美、德采用科技成果,发展快。b、英法过份依赖殖民地,发展相对缓慢。

  c、日本开始崛起,俄国有所发展。5、影响:a、随着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出现列强争霸的局面。b、德、意、奥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世界形势紧张。c、1914—1918“一战”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发生。

  

篇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

  主题十六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可编辑word)

  主题十六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泰安模拟题组

  一、选择题

  1.(2019肥城模拟)历史类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有关美

  国南北战争的影视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

  A.1861年“南部同盟”率先挑起内战

  B.战争结果是北方取得胜利

  C.林肯在战争结束前夕遭刺杀身亡

  D.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2019宁阳模拟)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

  A.资金不足

  B.企业设备陈旧

  C.缺乏技术人才

  D.缺乏自由劳动力

  3.1863年10月,美国联邦军共组建了58个黑人军团,黑人士兵成为一支英勇顽强的战斗力量。这

  是因为联邦政府颁布了()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仔细观察下图,我们可以看出南北战争前,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A.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

  B.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第2页

  第3页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加紧对日本进行技术输出10.下列关于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B.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向西方学习C.都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都创办了机器化大生产的近代工矿企业11.(2019东平模拟)理清线索有利于理解把握历史知识。下列空白方框中应补充的内容是()

  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A.美国南北战争

  B.法国大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三角贸易”

  二、非选择题

  12.19世纪中叶,俄国、美国相继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分别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拓宽了道

  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面临内忧外患→代表人物

  →1861年,废除→俄国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南北方不同的经济→领导人

  →1862年,颁布→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制止了分裂,废除了

  (1)请将下列内容前的字母填到相应的横线处。(5分)

  A.林肯

  B.农奴制

  C.奴隶制

  D.亚历山大二世

  E.《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材料二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

  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

  分裂。”

  第4页

  林肯代表的美国共和党1860年总统竞选的主题是:“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2)以上材料反映了林肯的什么主张?(1分)林肯为什么会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1分)

  新题速递题组

  一、选择题

  1.(2019山东青岛中考)《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道:“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

  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

  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A.消除了种族歧视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2.(2019江苏盐城中考)明治维新后,柳生家族的一郎卖了土地到工厂工作,二郎上了免费的学校。

  柳生家族生活变化反映出的改革措施有()

  ①废藩置县

  ②允许土地买卖

  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④提倡文明开化

  A.①②④B.②④

  C.②③④D.③④

  3.(2019山东德州中考)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与“解放农奴”相关的重大事件是()A.日本明治维新B.美国南北战争C.俄国1861年改革D.俄国十月革命

  第5页

  4.(2019广东中考)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强烈

  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

  因是()

  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

  B.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

  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

  D.贵族力量弱小无力对抗

  5.(2019四川成都中考)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为顺应时代潮流,世界上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

  改革或革命。某班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并得出结论,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俄国废除农奴制

  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B

  中国洋务运动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日本明治维新

  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D

  美国南北战争

  实现了美国的独立

  二、非选择题

  6.(2019四川成都中考)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19世纪60年代的东西方世界风起云涌,中、俄、日

  三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1862年1863年1867年

  中国派出的最早的留学生

  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部分)

  课程内容英文

  法文、俄文(后增加德文、日文)增设算学、化学、医学生理、天文、物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京师同文馆课程内容的特点,(2分)并概括洋务运动教育改

  革的意义。(4分)

  第6页

  材料二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

  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

  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据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怎样“从上面解决”“农民和地主间敌对情

  绪”的。(2分)

  材料三明治维新大事年表(部分)

  日期

  事件

  1868年①明治天皇颁布诏书,明治维新开始

  ②实行废藩置县的改革1871年

  ③成立文部省,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体制

  1872年④颁布《固定银行条例》,正式移植欧美股份公司制度

  1873年⑤颁布第一个征兵令,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

  1880年⑥颁布处理官营企业的条例,将大部分官营企业廉价转让给新型资本家

  1889年⑦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了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据高中历史选修教材《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整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属于“殖产兴业”措施的两项内容(写出表中序号即可)。(2

  分)并简要评价日本的明治维新。(4分)

  7.(2019河南中考)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它们却以

  不同的姿态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0年的美国,人口只有俄国的40%,其城市人口却比俄国多一倍;年产铁83万吨

  (俄国年产35万吨);消耗现代燃料的能源是俄国的15倍,铁路长度是俄国的30倍。

  材料二1861年后,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逐渐增多。19世纪90年代末,俄国矿山和铁路

  等部门的工人人数增加到279.2万人。这些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第7页

  材料三美国南北战争开始时,南方人口900万,其中黑奴占400万。《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成为战争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等于把南方的数百万黑人奴隶变成了北方的同盟军。这场战争,不仅使黑奴成为自由人,而且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除了障碍。(1)材料一反映了1860年俄国和美国的近代化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同?(2分)(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推进近代化的方式有何不同?不同的方式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哪些相同的条件?(3分)(3)综上所述,依据俄美的近代化历程,写出你汲取到的关于社会发展的一条经验。(1分)

  答案精解精析

  泰安模拟题组

  1.C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题干要求找出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林肯是在战争胜利后遇刺身亡的。故C项符合题意。2.D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相同点。19世纪中期的美国由于黑人奴隶制的存在,北方缺少自由劳动力;19世纪中期的俄国由于农奴制的存在也缺少自由劳动力。故本题答案为D。3.D根据题干信息“1863年”“黑人军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解放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扭转了整个战局,故选D项。A项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的文件,标志着美国的诞生;B项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纲领性文件;C项虽然与美国南北战争有关,但主要解决的是土地问题。4.B本题属于漫画材料型选择题,考查从漫画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注意漫画中的文字信息“奴隶制的扩张”。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故选B。5.A孙中山反对“南北分治”,强调维护国家的统一,美国内战时也面临着国家南北分裂的问题。故本题答案为A。

  第8页

  6.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农民之所以能与以前的主人“平等”交谈是因为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故选B。7.D该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由材料中“文明开化”可分析出正确答案为D。8.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看,日本人开始学习西学时因语言困难而通过中国人翻译的西方书籍来研究西学。也就是说从中国间接输入西学。故选C。9.A图1反映的是19世纪50年代美国海军舰队进入日本港口,它打开了日本的大门,使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图2反映了日本为了摆脱危机,决定学习西方,派参观团赴欧美学习,并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故选A项。10.B中国的洋务运动没有在政治领域向西方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则是全面学习西方,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思想文化。所以B项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11.A由所学可知,19世纪以后,工业革命拓展到美国,推动了美国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而南方种植园经济越来越成为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阻碍,两者矛盾越来越尖锐,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最终爆发了南北战争。故选A项。12.答案(1)

  国家面临内忧外患→代表人物D→1861年,废除B→俄国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南北方不同的经济→领导人A→1862年,颁布E→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制止了分裂,废除了C

  (2)逐步废除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因为他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符合人民的愿望,所以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

  解析(1)结合所学回答即可。(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林肯的主张和贡献即可。

  新题速递题组

  1.C本题考查美国内战。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扫除了阻碍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所以说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本题选C。

  第9页

  2.C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①废藩置县是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②允许土地买卖是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上的内容。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是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上的内容。④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是日本明治维新在文化教育上的内容。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3.C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故C项符合题意。4.C本题考查学生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维护了俄国贵族的利益,是对农民的双重敲诈与掠夺,所以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的抵抗,故C项正确。5.C解答此类试题宜用排除法。俄国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因此A项错误;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B项错误;美国独立战争实现了美国的独立,因此D项错误。本题选C项。6.答案(1)特点:重视外语(1分)和自然科学(1分)。

  意义: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人才;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

  (2)进行1861年改革。(或废除农奴制)(2分)(3)内容:④⑥。(2分)评价: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强大起来;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包括“天皇制”在内的大量封建残余。(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解析第(1)问,由“英文”“法文、俄文(后增加德文、日文)”可知注重外语;由关键信息“增设算学、化学、医学生理、天文、物理等”可知注重自然科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洋务运动教育改革的意义即可。第(2)问,依据材料“亚历山大二世”“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可判断出是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回答第(3)问的前提是理解“殖产兴业”的含义,即大

  第10页

  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通过分析表格内容可知,属于“殖产兴业”措施的两项内容是④和⑥。评价明治维新时注意从“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两方面进行分析。7.答案(1)城市化水平不同;工业化程度不同。(2分,每点1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俄国:改革;(1分)美国:革命或战争。(1分)相同的条件:自由的劳动力;扩大的商品市场。(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废除旧制度,顺应社会的发展;改变旧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城市人口”“年产铁”“消耗现代燃料”“铁路长度”等可知,美俄两国的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程度是不同的。(2)美俄两国都存在自由劳动力严重不足、缺乏商品市场的现象,两国分别经过战争和改革的方式解决了这些问题。(3)可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角度总结经验。

  第11页

  

篇八: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考点22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一、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早期俄国:(1)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基辅罗斯。(2)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在反抗蒙古人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到16世纪初统一了俄国。(3)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2.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2)时间、人物: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3)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4)方式: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5)内容:

  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

  1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创办报纸

  社会生活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6)影响:

  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

  积极性

  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

  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3.扩张: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战争过程中,

  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二)废除农奴制

  1.原因: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

  也比以前发达。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经济发展。

  2.背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

  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3.开始: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4.法令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5.影响:

  积极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消极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二、美国内战(一)南北矛盾的加剧

  1.领土扩张:美国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领土不断扩张。到19世纪中期,美国已经成为东临大西洋、

  西濒临太平洋的大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

  2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2.两种经济制度: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南方却以棉花种植园经济为上,大量使用黑奴劳动。英国工业革

  命后,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3.南北矛盾: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南北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北方

  南方

  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关税,

  焦点:奴隶制的存废

  为了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

  抵制外国商品的输入

  国廉价的工业品,反对提高关税

  主张禁止奴隶制度,建立自由州,

  力图扩展奴隶制度,建立新的蓄奴

  发展资本主义

  州

  4.废奴运动:北方一些有识之士坚持主张废除奴隶制,开展废奴运动。他们揭露奴隶制的罪恶,积极帮助

  黑人奴隶逃往北方。

  (二)内战爆发

  1.直接原因:1860年11月,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第16任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

  2.战争爆发:林肯当选总统后不久,南方7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1861年4月,南方军

  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3.初期形势:战争初期,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致使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首都华盛顿也险

  些被攻占。北方的失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多城市爆发示威游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

  (三)北方的胜利

  1.战争转折:

  措施1862年,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内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

  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作用

  《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2.战争结束:1864年,联邦军队围攻“南部同盟”的“首都”里士满。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

  战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3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3.评价林肯:1865年,林肯被拥护奴隶制度的狂热分子刺杀。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

  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4.美国内战的性质和影响:

  (1)性质: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

  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日本明治维新(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内忧: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

  川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

  会经济的发展。

  2.外患: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

  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不久,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二)倒幕运动

  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破产

  背景

  当时,日本的黄金价格低于世界市场的黄金价格,外国人用白银套购黄金,造成日本大量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上的处境不断恶化

  面对民族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

  发动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过程

  1868年1月,倒幕派武装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拥立16岁的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

  结束

  1868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三)明治维新1.开始: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4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2.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内容:

  政治上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军事上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

  经济上

  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4.意义:

  积极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消极

  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考向一比较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异同

  5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关于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相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A.战争原因都与英国有关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C.都改变了美国的社会性质D.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C说法错误,美国独立战争改变了使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改变了美国的社会性质,但内战没有改变美国的社会性质,内战前后美国都是资本主义社会。不选A的原因是,美国独立战争是由英国的殖民统治引起的;而美国内战时,南方生产的棉花主要是卖给英国的,北方纺织业却得不到原料,所以南北方在经济上有矛盾,A正确;B、D说法也正确。故选C。

  考向二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

  6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A.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B.两国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C.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后,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故选D。A错误,俄国没有“外患”;B、C是两国改革的共同点,但不是这两次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主要依据。故选D。

  7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1.彼得一世在法令中规定: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这反映出彼得一世A.强迫农民服役B.强制农奴劳动C.加强中央集权D.推行西方文明生活2.1693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面向西方,成为海上强国。之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A.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C.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D.推行文化教育,开办学校,创办报纸3.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这指的是彼得一世改革A.使用野蛮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B.效法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体制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4.1856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所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地废除农奴制度,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这反映了1861年俄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B.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变革俄国的专制制度D.改变农奴命运,提高农奴社会地位

  8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5.一位俄国地主曾写道:“解放法令(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

  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

  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的控制

  B.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获得了人身自由

  D.沙皇专制统治废除

  6.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

  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

  价。由此分析可以得出,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①市场②劳动力③资金④原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某历史学家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作了这样的表述:“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

  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位史学家认为这一法令

  A.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使俄国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

  D.使俄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8.“我不要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下

  列对“我”的做法的评论,符合史实的是

  ①带有资本主义性质

  ②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③彻底解决了农奴的土地问题

  ④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比较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比较近代俄国的两次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B.都向西欧学习,改变了落后面貌

  C.都废除了农奴制

  9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D.都是自下而上的改革

  10.俄国农奴制改革和中国的洋务运动是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的两件大事,以下对它们共同点的理解,

  正确的是

  A.都注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C.主观上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D.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1.下列与林肯无关的事件是

  A.1861年挑起内战

  B.宣布南部各州为叛乱州

  C.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1865年遇刺身亡

  12.马克思说:“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南北这两种制度再也不能在北美大陆上一起和平共处。”

  这场战争最终爆发是在

  A.1861年

  B.1862年

  C.1860年

  D.1863年

  13.在1860年的一天,以下情景最可能发生的是

  A.美国南方一黑人正在为竞选州长做准备

  B.美国南方一对黑人夫妇正在为主人收割小麦

  C.美国南方一黑人农场主正在指挥白人奴隶抢收葡萄

  D.在一公交车上,一个白人绅士正在给一黑人妇女让座

  14.1862年秋冬,美国南方种植园的黑人奴隶们私下里飞快地传递着一个让人惊喜万分的消息:林肯总统

  宣布他们获得自由了!也可以参加军队了!这让黑人奴隶们惊喜的消息主要是因为林肯总统颁布了

  A.《宅地法》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独立宣言》

  15.知识提纲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下图是某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的部分要

  点。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

  10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时间:1868年口号: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性质:资产阶级改革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16.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

  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

  予美国。材料反映了明治维新

  A.使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B.向西方学习的领域广泛

  C.保留了一定的封建残余

  D.照抄西方模式,全盘西化

  17.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为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各自进行了一场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①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②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

  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

  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

  材料二美国内战中南北双方的力量对比:

  北方

  南方

  人口

  2200万900万(包括300万黑奴)

  军队人数(至1865年)150万

  100万

  11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工业产量(1860年)占91%

  占9%

  铁路里程

  5万多千米

  约1.4万千米

  海军舰只(至1865年)700艘

  少量

  材料三列宁认为:“这场战争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为了推翻黑奴制度,为了推翻奴隶主的政权,就是使全国多年进行内战,遭到同任何战争分不开的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1)材料一中林肯所说的“裂开的房子”指的是什么?这段演讲集中体现了林肯的什么思想?(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美国内战初期北方节节失利,最后却能够获胜。(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列宁为什么说这场战争使全国遭到“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

  1.(2019年山东潍坊卷)17世纪,欧洲国家对俄国非常陌生,一位法国官员竟然给已经去世了12年的沙皇寄了一封信。改变这一状况的是A.彼得一世改革B.《共产党宣言》发表C.1861年改革D.《凡尔赛条约》签订2.(2019年四川自贡卷)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赎金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农民在法律上获得解放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自然经济的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以上说明农奴制改革A.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12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3.(2019年甘肃天水卷)美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国两制”的经济格局,其中“两制”是指

  ①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②南方封建经济

  ③北方奴隶经济

  ④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2019年广东深圳卷)马丁·路德·金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

  缚黑人的漫漫长夜。”该宣言使黑人奴隶获得了

  A.选举权

  B.受教育权

  C.人身自由权

  D.土地所有权

  5.(2019年江苏南京卷)“政府以赎买方式革除武士俸禄,鼓励其将所持资金投入办实业。”材料所述现

  象出现在

  A.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6.(2019年河北卷)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

  全力促进日本现代化和西化。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

  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由以上可见,明治维新

  的A.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

  B.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C.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D.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考点冲关

  13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C符合题意;A、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2.【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沙皇彼得一世实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在文化教育上,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由此可知,答案为B。3.【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为了维护沙皇专制统治,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通过引进西方文明来摆脱封闭落后的局面,C项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排除A;彼得一世改革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排除B;彼得一世改革没有废除农奴制,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排除D。故选C。4.【答案】A【解析】由材料“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废除农奴制度,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改革是在保护地主利益前提下进行的,根本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合法”掠夺,并没触动沙皇专制制度,A项符合题意,B项是农奴制改革产生的影响,排除;改革后俄国依然是沙皇专制统治,排除C项;D项明显错误。故选A。5.【答案】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861年,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C符合题意;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控制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1861年改革对俄国的影响,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没有废除沙皇统治,排除D。故选C。6.【答案】B【解析】根据农奴制法令的内容分析可知,“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获得解放”,由此可以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由此可以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资金。②③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不涉及市场和原料,排除①④。故选B。7.【答案】B

  14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废除农奴制,使农奴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成为自由农民,他们获得相对的人身自由,有权选择职业,从事劳动或买卖,这就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B项符合题意。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故当农奴获得土地时,已经被剥削得一干二净了,A项不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俄国对亚洲的侵略,C项不合题意;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不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D项不合题意。故选B。8.【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出现了严重危机,农奴暴动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摆脱农奴制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实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①②④符合史实。1861年改革没有彻底解决农奴的土地问题,农民想得到土地,必须出钱赎买,③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9.【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都是符合俄国国情的改革,都推动了社会进步,A项说法正确;彼得一世改革是学习西方的改革,但废除农奴制改革不是,B项说法不正确;彼得一世改革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C项说法不正确;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D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10.【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出现了严重危机,农奴暴动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摆脱农奴制危机,沙皇被迫进行了改革;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C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先进技术,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A;俄国农奴制改革和中国的洋务运动都是封建统治者进行的改革,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排除B;洋务运动最终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排除D。故此题选C。11.【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于1861年,是由南方叛乱各州挑起的。B、C、D项都与林肯相关。故选A。12.【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围绕着奴隶制的废存问题,北方和南方之间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故选A。

  15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13.【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的美国还没有爆发南北战争,南方依然实行黑人奴隶制度,A、C、D项都不可能发生,只有B符合史实。故选B。14.【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2年,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C符合题意。A也是这一时期颁布的,但主要内容是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人权宣言》颁布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排除B;《独立宣言》颁布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与废除黑人奴隶制无关,排除D。故选C。15.【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富国强兵,从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文明开化”都是改革的内容。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使日本迈入了近代社会,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逐渐成为亚洲强国。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D。16.【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可以看出明治维新的改革涉及经济、军事、法制、教育方面的内容,说明了日本向西方学习的领域广泛,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材料不符。故选B。17.【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的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的结果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所以,①②④是两次改革的共同点,B符合题意。③不是两次运动的共同点,俄国废除的是农奴制度,日本废除的是封建专制制度,排除③。故选B。18.【答案】(1)美国独立后,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矛盾日益尖锐。维护国家统一。(2)内战初期,南方准备充足,先发制人,北方则措手不及,导致节节失利;为扭转战局、争取民心,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方黑人纷纷参加联邦的军队,这给北方带来了新的战斗力,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且北方领土和人口比南方多,经济军事实力雄厚。(3)这次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基本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后,南方盛行种植园经济,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北方禁止实行奴

  16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隶制,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矛盾日益尖锐。第二问,依据材料一信息“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可知,林肯政府不期望联邦解散,不期望国家分裂。这段演讲集中体现了林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2)依据材料二信息“内战中南北双方的力量对比”可知,北方的人口、军队人数等比南方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初期,虽然北方人口、军队等比南方多,但是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致使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首都华盛顿也险些被攻占。为扭转战局、争取民心,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方黑人纷纷参加联邦的军队,这给北方带来了新的战斗力,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且北方领土和人口比南方多,经济军事实力雄厚。(3)依据材料三信息“为了推翻黑奴制度,为了推翻奴隶主的政权,就是使全国多年进行内战,遭到同任何战争分不开的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基本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清除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直通中考1.【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7世纪俄国进行的彼得一世改革开始向西欧学习,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这才改变了“欧洲国家对俄国非常陌生”的状况。A项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无产阶级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B项不合题意;1861年改革发生在19世纪,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项不合题意;1919年巴黎和会上,经过5个多月的讨论,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A。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资本”“劳动力”“国内市场”依据这些关键词可知,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1861年改革的性质和局限性,故排除ACD项。故选B。3.【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存在两种经济制度,一种是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一种是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最终导致了南北战争的爆发。所以①④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4.【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即宣言结束了对黑人的束缚。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7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将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参加北方军队。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C。5.【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政府以赎买方式革除武士俸禄,鼓励其将所持资金投入办实业。”结合所学知识,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明治维新内容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于1868年发布具有政治纲领性的《五条誓文》,并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明治政府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且天皇拥有无限权力。社会体制方面,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过去的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其他从事农工商职业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为减轻因“版籍奉还”而连带的财政负担,政府通过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封建俸禄;此外亦颁布武士《废刀令》,以及建立户籍制度基础的《户籍法》。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推动工商业的发展(殖产兴业)。C选项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6.【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是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8

  

篇九: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

  中考2020

  考点22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一、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早期俄国:(1)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基辅罗斯。(2)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在反抗蒙古人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到16世纪初统一了俄国。(3)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2.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2)时间、人物: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3)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4)方式: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5)内容:

  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

  中考2020

  创办报纸

  社会生活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6)影响:

  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

  积极性

  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

  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3.扩张: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战争过程中,

  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二)废除农奴制

  1.原因: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

  也比以前发达。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经济发展。

  2.背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

  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3.开始: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4.法令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5.影响:

  积极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消极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二、美国内战(一)南北矛盾的加剧

  1.领土扩张:美国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领土不断扩张。到19世纪中期,美国已经成为东临大西洋、

  西濒临太平洋的大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

  中考2020

  2.两种经济制度: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南方却以棉花种植园经济为上,大量使用黑奴劳动。英国工业革

  命后,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3.南北矛盾: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南北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北方

  南方

  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关税,

  焦点:奴隶制的存废

  为了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

  抵制外国商品的输入

  国廉价的工业品,反对提高关税

  主张禁止奴隶制度,建立自由州,

  力图扩展奴隶制度,建立新的蓄奴

  发展资本主义

  州

  4.废奴运动:北方一些有识之士坚持主张废除奴隶制,开展废奴运动。他们揭露奴隶制的罪恶,积极帮助

  黑人奴隶逃往北方。

  (二)内战爆发

  1.直接原因:1860年11月,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第16任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

  2.战争爆发:林肯当选总统后不久,南方7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1861年4月,南方军

  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3.初期形势:战争初期,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致使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首都华盛顿也险

  些被攻占。北方的失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多城市爆发示威游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

  (三)北方的胜利

  1.战争转折:

  措施1862年,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内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

  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作用

  《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2.战争结束:1864年,联邦军队围攻“南部同盟”的“首都”里士满。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

  战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中考2020

  3.评价林肯:1865年,林肯被拥护奴隶制度的狂热分子刺杀。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

  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4.美国内战的性质和影响:

  (1)性质: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

  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日本明治维新(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内忧: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

  川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

  会经济的发展。

  2.外患: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

  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不久,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二)倒幕运动

  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破产

  背景

  当时,日本的黄金价格低于世界市场的黄金价格,外国人用白银套购黄金,造成日本大量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上的处境不断恶化

  面对民族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

  发动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过程

  1868年1月,倒幕派武装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拥立16岁的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

  结束

  1868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三)明治维新1.开始: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中考2020

  2.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内容:

  政治上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军事上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

  经济上

  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4.意义:

  积极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消极

  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考向一比较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异同

  中考2020

  关于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相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A.战争原因都与英国有关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C.都改变了美国的社会性质D.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C说法错误,美国独立战争改变了使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改变了美国的社会性质,但内战没有改变美国的社会性质,内战前后美国都是资本主义社会。不选A的原因是,美国独立战争是由英国的殖民统治引起的;而美国内战时,南方生产的棉花主要是卖给英国的,北方纺织业却得不到原料,所以南北方在经济上有矛盾,A正确;B、D说法也正确。故选C。

  考向二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

  中考2020

  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A.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B.两国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C.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后,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故选D。A错误,俄国没有“外患”;B、C是两国改革的共同点,但不是这两次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主要依据。故选D。

  中考2020

  1.彼得一世在法令中规定: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这反映出彼得一世A.强迫农民服役B.强制农奴劳动C.加强中央集权D.推行西方文明生活2.1693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面向西方,成为海上强国。之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A.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C.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D.推行文化教育,开办学校,创办报纸3.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这指的是彼得一世改革A.使用野蛮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B.效法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体制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4.1856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所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地废除农奴制度,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这反映了1861年俄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B.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变革俄国的专制制度D.改变农奴命运,提高农奴社会地位

  中考2020

  5.一位俄国地主曾写道:“解放法令(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

  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

  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的控制

  B.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获得了人身自由

  D.沙皇专制统治废除

  6.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

  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

  价。由此分析可以得出,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①市场②劳动力③资金④原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某历史学家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作了这样的表述:“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

  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位史学家认为这一法令

  A.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使俄国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

  D.使俄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8.“我不要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下

  列对“我”的做法的评论,符合史实的是

  ①带有资本主义性质

  ②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③彻底解决了农奴的土地问题

  ④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比较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比较近代俄国的两次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B.都向西欧学习,改变了落后面貌

  C.都废除了农奴制

  中考2020

  D.都是自下而上的改革

  10.俄国农奴制改革和中国的洋务运动是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的两件大事,以下对它们共同点的理解,

  正确的是

  A.都注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C.主观上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D.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1.下列与林肯无关的事件是

  A.1861年挑起内战

  B.宣布南部各州为叛乱州

  C.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1865年遇刺身亡

  12.马克思说:“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南北这两种制度再也不能在北美大陆上一起和平共处。”

  这场战争最终爆发是在

  A.1861年

  B.1862年

  C.1860年

  D.1863年

  13.在1860年的一天,以下情景最可能发生的是

  A.美国南方一黑人正在为竞选州长做准备

  B.美国南方一对黑人夫妇正在为主人收割小麦

  C.美国南方一黑人农场主正在指挥白人奴隶抢收葡萄

  D.在一公交车上,一个白人绅士正在给一黑人妇女让座

  14.1862年秋冬,美国南方种植园的黑人奴隶们私下里飞快地传递着一个让人惊喜万分的消息:林肯总统

  宣布他们获得自由了!也可以参加军队了!这让黑人奴隶们惊喜的消息主要是因为林肯总统颁布了

  A.《宅地法》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独立宣言》

  15.知识提纲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下图是某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的部分要

  点。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

  中考2020

  时间:1868年口号: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性质:资产阶级改革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16.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

  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

  予美国。材料反映了明治维新

  A.使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B.向西方学习的领域广泛

  C.保留了一定的封建残余

  D.照抄西方模式,全盘西化

  17.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为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各自进行了一场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①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②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

  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

  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

  材料二美国内战中南北双方的力量对比:

  北方

  南方

  人口

  2200万900万(包括300万黑奴)

  军队人数(至1865年)150万

  100万

  中考2020

  工业产量(1860年)占91%

  占9%

  铁路里程

  5万多千米

  约1.4万千米

  海军舰只(至1865年)700艘

  少量

  材料三列宁认为:“这场战争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为了推翻黑奴制度,为了推翻奴隶主的政权,就是使全国多年进行内战,遭到同任何战争分不开的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1)材料一中林肯所说的“裂开的房子”指的是什么?这段演讲集中体现了林肯的什么思想?(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美国内战初期北方节节失利,最后却能够获胜。(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列宁为什么说这场战争使全国遭到“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

  1.(2019年山东潍坊卷)17世纪,欧洲国家对俄国非常陌生,一位法国官员竟然给已经去世了12年的沙皇寄了一封信。改变这一状况的是A.彼得一世改革B.《共产党宣言》发表C.1861年改革D.《凡尔赛条约》签订2.(2019年四川自贡卷)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赎金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农民在法律上获得解放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自然经济的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以上说明农奴制改革A.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中考2020

  3.(2019年甘肃天水卷)美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国两制”的经济格局,其中“两制”是指

  ①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②南方封建经济

  ③北方奴隶经济

  ④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2019年广东深圳卷)马丁·路德·金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

  缚黑人的漫漫长夜。”该宣言使黑人奴隶获得了

  A.选举权

  B.受教育权

  C.人身自由权

  D.土地所有权

  5.(2019年江苏南京卷)“政府以赎买方式革除武士俸禄,鼓励其将所持资金投入办实业。”材料所述现

  象出现在

  A.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6.(2019年河北卷)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

  全力促进日本现代化和西化。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

  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由以上可见,明治维新

  的A.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

  B.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C.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D.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考点冲关

  中考2020

  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C符合题意;A、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2.【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沙皇彼得一世实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在文化教育上,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由此可知,答案为B。3.【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为了维护沙皇专制统治,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通过引进西方文明来摆脱封闭落后的局面,C项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排除A;彼得一世改革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排除B;彼得一世改革没有废除农奴制,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排除D。故选C。4.【答案】A【解析】由材料“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废除农奴制度,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改革是在保护地主利益前提下进行的,根本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合法”掠夺,并没触动沙皇专制制度,A项符合题意,B项是农奴制改革产生的影响,排除;改革后俄国依然是沙皇专制统治,排除C项;D项明显错误。故选A。5.【答案】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861年,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C符合题意;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控制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1861年改革对俄国的影响,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没有废除沙皇统治,排除D。故选C。6.【答案】B【解析】根据农奴制法令的内容分析可知,“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获得解放”,由此可以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由此可以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资金。②③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不涉及市场和原料,排除①④。故选B。7.【答案】B

  中考2020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废除农奴制,使农奴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成为自由农民,他们获得相对的人身自由,有权选择职业,从事劳动或买卖,这就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B项符合题意。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故当农奴获得土地时,已经被剥削得一干二净了,A项不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俄国对亚洲的侵略,C项不合题意;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不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D项不合题意。故选B。8.【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出现了严重危机,农奴暴动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摆脱农奴制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实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①②④符合史实。1861年改革没有彻底解决农奴的土地问题,农民想得到土地,必须出钱赎买,③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9.【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都是符合俄国国情的改革,都推动了社会进步,A项说法正确;彼得一世改革是学习西方的改革,但废除农奴制改革不是,B项说法不正确;彼得一世改革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C项说法不正确;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D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10.【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出现了严重危机,农奴暴动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摆脱农奴制危机,沙皇被迫进行了改革;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C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先进技术,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A;俄国农奴制改革和中国的洋务运动都是封建统治者进行的改革,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排除B;洋务运动最终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排除D。故此题选C。11.【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于1861年,是由南方叛乱各州挑起的。B、C、D项都与林肯相关。故选A。12.【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围绕着奴隶制的废存问题,北方和南方之间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故选A。

  中考2020

  13.【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的美国还没有爆发南北战争,南方依然实行黑人奴隶制度,A、C、D项都不可能发生,只有B符合史实。故选B。14.【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2年,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C符合题意。A也是这一时期颁布的,但主要内容是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人权宣言》颁布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排除B;《独立宣言》颁布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与废除黑人奴隶制无关,排除D。故选C。15.【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富国强兵,从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文明开化”都是改革的内容。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使日本迈入了近代社会,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逐渐成为亚洲强国。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D。16.【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可以看出明治维新的改革涉及经济、军事、法制、教育方面的内容,说明了日本向西方学习的领域广泛,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材料不符。故选B。17.【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的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的结果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所以,①②④是两次改革的共同点,B符合题意。③不是两次运动的共同点,俄国废除的是农奴制度,日本废除的是封建专制制度,排除③。故选B。18.【答案】(1)美国独立后,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矛盾日益尖锐。维护国家统一。(2)内战初期,南方准备充足,先发制人,北方则措手不及,导致节节失利;为扭转战局、争取民心,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方黑人纷纷参加联邦的军队,这给北方带来了新的战斗力,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且北方领土和人口比南方多,经济军事实力雄厚。(3)这次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基本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后,南方盛行种植园经济,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北方禁止实行奴

  中考2020

  隶制,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矛盾日益尖锐。第二问,依据材料一信息“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可知,林肯政府不期望联邦解散,不期望国家分裂。这段演讲集中体现了林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2)依据材料二信息“内战中南北双方的力量对比”可知,北方的人口、军队人数等比南方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初期,虽然北方人口、军队等比南方多,但是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致使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首都华盛顿也险些被攻占。为扭转战局、争取民心,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方黑人纷纷参加联邦的军队,这给北方带来了新的战斗力,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且北方领土和人口比南方多,经济军事实力雄厚。(3)依据材料三信息“为了推翻黑奴制度,为了推翻奴隶主的政权,就是使全国多年进行内战,遭到同任何战争分不开的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基本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清除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直通中考1.【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7世纪俄国进行的彼得一世改革开始向西欧学习,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这才改变了“欧洲国家对俄国非常陌生”的状况。A项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无产阶级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B项不合题意;1861年改革发生在19世纪,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项不合题意;1919年巴黎和会上,经过5个多月的讨论,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A。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资本”“劳动力”“国内市场”依据这些关键词可知,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1861年改革的性质和局限性,故排除ACD项。故选B。3.【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存在两种经济制度,一种是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一种是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最终导致了南北战争的爆发。所以①④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4.【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即宣言结束了对黑人的束缚。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中考2020

  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将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参加北方军队。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C。5.【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政府以赎买方式革除武士俸禄,鼓励其将所持资金投入办实业。”结合所学知识,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明治维新内容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于1868年发布具有政治纲领性的《五条誓文》,并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明治政府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且天皇拥有无限权力。社会体制方面,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过去的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其他从事农工商职业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为减轻因“版籍奉还”而连带的财政负担,政府通过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封建俸禄;此外亦颁布武士《废刀令》,以及建立户籍制度基础的《户籍法》。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推动工商业的发展(殖产兴业)。C选项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6.【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是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篇十: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

  一、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1.早期俄国:(1)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基辅罗斯。(2)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在反抗蒙古人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到16世纪初统一了俄国。(3)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2.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2)时间、人物: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3)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4)方式: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5)内容:

  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

  创办报纸

  社会生活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6)影响:

  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

  积极性

  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

  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3.扩张: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战争过程中,

  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二)废除农奴制

  1.原因: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

  也比以前发达。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经济发展。

  2.背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

  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3.开始: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4.法令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5.影响:

  积极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消极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二、美国内战

  (一)南北矛盾的加剧

  1.领土扩张:美国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领土不断扩张。到19世纪中期,美国已经成为东临大西洋、西

  濒临太平洋的大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

  2.两种经济制度: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南方却以棉花种植园经济为上,大量使用黑奴劳动。英国工业革命

  后,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3.南北矛盾: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南北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北方

  南方

  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关税,

  焦点:奴隶制的存废

  为了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

  抵制外国商品的输入

  国廉价的工业品,反对提高关税

  主张禁止奴隶制度,建立自由州,

  力图扩展奴隶制度,建立新的蓄奴

  发展资本主义

  州

  4.废奴运动:北方一些有识之士坚持主张废除奴隶制,开展废奴运动。他们揭露奴隶制的罪恶,积极帮助黑

  人奴隶逃往北方。

  (二)内战爆发

  1.直接原因:1860年11月,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第16任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

  2.战争爆发:林肯当选总统后不久,南方7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1861年4月,南方军队

  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3.初期形势:战争初期,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致使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首都华盛顿也险些

  被攻占。北方的失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多城市爆发示威游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

  (三)北方的胜利

  1.战争转折:

  措施1862年,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内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

  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作用

  《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2.战争结束:1864年,联邦军队围攻“南部同盟”的“首都”里士满。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

  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3.评价林肯:1865年,林肯被拥护奴隶制度的狂热分子刺杀。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

  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4.美国内战的性质和影响:

  (1)性质: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

  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日本明治维新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内忧: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

  川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

  经济的发展。

  2.外患: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

  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不久,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二)倒幕运动

  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破产

  背景

  当时,日本的黄金价格低于世界市场的黄金价格,外国人用白银套购黄金,造成日本大量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上的处境不断恶化

  面对民族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

  发动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过程

  1868年1月,倒幕派武装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拥立16岁的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

  结束

  1868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三)明治维新1.开始: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2.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内容:

  政治上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军事上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

  经济上

  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4.意义:

  积极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消极

  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考向一比较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异同

  关于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相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A.战争原因都与英国有关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C.都改变了美国的社会性质D.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C说法错误,美国独立战争改变了使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改变了美国的社会性质,但内战没有改变美国的社会性质,内战前后美国都是资本主义社会。不选A的原因是,美国独立战争是由英国的殖民统治引起的;而美国内战时,南方生产的棉花主要是卖给英国的,北方纺织业却得不到原料,所以南北方在经济上有矛盾,A正确;B、D说法也正确。故选C。

  考向二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

  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B.两国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C.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后,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故选D。A错误,俄国没有“外患”;B、C是两国改革的共同点,但不是这两次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主要依据。故选D。

  1.彼得一世在法令中规定: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这反映出彼得一世A.强迫农民服役B.强制农奴劳动C.加强中央集权D.推行西方文明生活2.1693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面向西方,成为海上强国。之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A.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C.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D.推行文化教育,开办学校,创办报纸3.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这指的是彼得一世改革A.使用野蛮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B.效法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体制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4.1856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所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地废除农奴制度,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这反映了1861年俄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B.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变革俄国的专制制度D.改变农奴命运,提高农奴社会地位5.一位俄国地主曾写道:“解放法令(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

  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

  主要是因为

  A.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的控制

  B.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获得了人身自由

  D.沙皇专制统治废除

  6.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

  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由此分析可以得出,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①市场②劳动力③资金④原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某历史学家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作了这样的表述:“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

  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位史学家认为这一法令

  A.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使俄国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

  D.使俄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8.“我不要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下列对

  “我”的做法的评论,符合史实的是

  ①带有资本主义性质

  ②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③彻底解决了农奴的土地问题

  ④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比较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比较近代俄国的两次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B.都向西欧学习,改变了落后面貌

  C.都废除了农奴制

  D.都是自下而上的改革

  10.俄国农奴制改革和中国的洋务运动是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的两件大事,以下对它们共同点的理解,正

  确的是

  A.都注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C.主观上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D.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1.下列与林肯无关的事件是

  A.1861年挑起内战

  B.宣布南部各州为叛乱州

  C.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1865年遇刺身亡

  12.马克思说:“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南北这两种制度再也不能在北美大陆上一起和平共处。”这场

  战争最终爆发是在

  A.1861年

  B.1862年

  C.1860年

  D.1863年

  13.在1860年的一天,以下情景最可能发生的是

  A.美国南方一黑人正在为竞选州长做准备

  B.美国南方一对黑人夫妇正在为主人收割小麦

  C.美国南方一黑人农场主正在指挥白人奴隶抢收葡萄

  D.在一公交车上,一个白人绅士正在给一黑人妇女让座

  14.1862年秋冬,美国南方种植园的黑人奴隶们私下里飞快地传递着一个让人惊喜万分的消息:林肯总统宣

  布他们获得自由了!也可以参加军队了!这让黑人奴隶们惊喜的消息主要是因为林肯总统颁布了

  A.《宅地法》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独立宣言》

  15.知识提纲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下图是某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的部分要点。

  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

  时间:1868年口号: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性质:资产阶级改革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16.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

  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予美国。

  材料反映了明治维新

  A.使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B.向西方学习的领域广泛

  C.保留了一定的封建残余

  D.照抄西方模式,全盘西化

  17.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为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各自进行了一场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①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②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

  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

  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

  材料二美国内战中南北双方的力量对比:

  北方

  南方

  人口

  2200万900万(包括300万黑奴)

  军队人数(至1865年)150万

  100万

  工业产量(1860年)占91%

  占9%

  (1)材料一中林肯所说的“裂开的房子”指的是什么?这段演讲集中体现了林肯的什么思想?(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美国内战初期北方节节失利,最后却能够获胜。(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列宁为什么说这场战争使全国遭到“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

  1.(2019年山东潍坊卷)17世纪,欧洲国家对俄国非常陌生,一位法国官员竟然给已经去世了12年的沙皇

  寄了一封信。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1861年改革

  D.《凡尔赛条约》签订

  2.(2019年四川自贡卷)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赎金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农民在法律上获

  得解放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自然经济的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以上说明农奴制改革

  的A.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3.(2019年甘肃天水卷)美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国两制”的经济格局,其中“两制”是指①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②南方封建经济③北方奴隶经济④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2019年广东深圳卷)马丁·路德·金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

  的漫漫长夜。”该宣言使黑人奴隶获得了

  A.选举权

  B.受教育权

  C.人身自由权

  D.土地所有权

  5.(2019年江苏南京卷)“政府以赎买方式革除武士俸禄,鼓励其将所持资金投入办实业。”材料所述现象出

  现在

  A.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6.(2019年河北卷)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

  全力促进日本现代化和西化。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

  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由以上可见,明治维新

  的A.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

  B.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C.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D.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考点冲关

  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C符合题意;A、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2.【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沙皇彼得一世实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在文化教育上,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由此可知,答案为B。3.【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为了维护沙皇专制统治,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通过引进西方文明来摆脱封闭落后的局面,C项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排除A;彼得一世改革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排除B;彼得一世改革没有废除农奴制,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排除D。故选C。4.【答案】A【解析】由材料“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废除农奴制度,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改革是在保护地主利益前提下进行的,根本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合法”掠夺,并没触动沙皇专制制度,A项符合题意,B项是农奴制改革产生的影响,排除;改革后俄国依然是沙皇专制统治,排除C项;D项明显错误。故选A。5.【答案】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861年,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C符合题意;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控制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1861年改革对俄国的影响,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没有废除沙皇统治,排除D。故选C。6.【答案】B【解析】根据农奴制法令的内容分析可知,“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获得解放”,由此可以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由此可以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资金。②③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不涉及市场和原料,排除①④。故选B。7.【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可知,废除农奴制,使农奴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成为自由农民,他们获得相对的人身自由,有权选择职业,从事劳动或买卖,这就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B项符合题意。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故当农奴获得土地时,已经被剥削得一干二净了,A项不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俄国对亚洲的侵略,C项不合题意;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不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D项不合题意。故选B。8.【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出现了严重危机,农奴暴动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摆脱农奴制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实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并使俄

  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①②④符合史实。1861年改革没有彻底解决农奴的土地问题,农民想得到土地,必须出钱赎买,③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9.【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都是符合俄国国情的改革,都推动了社会进步,A项说法正确;彼得一世改革是学习西方的改革,但废除农奴制改革不是,B项说法不正确;彼得一世改革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C项说法不正确;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D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10.【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出现了严重危机,农奴暴动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摆脱农奴制危机,沙皇被迫进行了改革;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C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先进技术,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A;俄国农奴制改革和中国的洋务运动都是封建统治者进行的改革,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排除B;洋务运动最终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排除D。故此题选C。11.【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于1861年,是由南方叛乱各州挑起的。B、C、D项都与林肯相关。故选A。12.【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围绕着奴隶制的废存问题,北方和南方之间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故选A。13.【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的美国还没有爆发南北战争,南方依然实行黑人奴隶制度,A、C、D项都不可能发生,只有B符合史实。故选B。14.【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2年,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C符合题意。A也是这一时期颁布的,但主要内容是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人权宣言》颁布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排除B;《独立宣言》颁布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与废除黑人奴隶制无关,排除D。故选C。15.【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富国强兵,从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文明开化”都是改革的内容。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使日本迈入了近代社会,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逐渐成为亚洲强国。D符合题意;A、B、C与题

  干内容不符。故选D。16.【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可以看出明治维新的改革涉及经济、军事、法制、教育方面的内容,说明了日本向西方学习的领域广泛,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材料不符。故选B。17.【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的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的结果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所以,①②④是两次改革的共同点,B符合题意。③不是两次运动的共同点,俄国废除的是农奴制度,日本废除的是封建专制制度,排除③。故选B。18.【答案】(1)美国独立后,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矛盾日益尖锐。维护国家统一。(2)内战初期,南方准备充足,先发制人,北方则措手不及,导致节节失利;为扭转战局、争取民心,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方黑人纷纷参加联邦的军队,这给北方带来了新的战斗力,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且北方领土和人口比南方多,经济军事实力雄厚。(3)这次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基本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后,南方盛行种植园经济,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北方禁止实行奴隶制,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矛盾日益尖锐。第二问,依据材料一信息“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可知,林肯政府不期望联邦解散,不期望国家分裂。这段演讲集中体现了林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2)依据材料二信息“内战中南北双方的力量对比”可知,北方的人口、军队人数等比南方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初期,虽然北方人口、军队等比南方多,但是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致使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首都华盛顿也险些被攻占。为扭转战局、争取民心,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方黑人纷纷参加联邦的军队,这给北方带来了新的战斗力,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且北方领土和人口比南方多,经济军事实力雄厚。(3)依据材料三信息“为了推翻黑奴制度,为了推翻奴隶主的政权,就是使全国多年进行内战,遭到同任何战争分不开的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基本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清除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直通中考

  1.【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7世纪俄国进行的彼得一世改革开始向西欧学习,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这才改变了“欧洲国家对俄国非常陌生”的状况。A项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无产阶级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B项不合题意;1861年改革发生在19世纪,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项不合题意;1919年巴黎和会上,经过5个多月的讨论,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A。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资本”“劳动力”“国内市场”依据这些关键词可知,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1861年改革的性质和局限性,故排除ACD项。故选B。3.【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存在两种经济制度,一种是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一种是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最终导致了南北战争的爆发。所以①④符合题

  的意,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4.【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即宣言结束了对黑人的束缚。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将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参加北方军队。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C。5.【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政府以赎买方式革除武士俸禄,鼓励其将所持资金投入办实业。”结合所学知识,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明治维新内容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于1868年发布具有政治纲领性的《五条誓文》,并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明治政府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且天皇拥有无限权力。社会体制方面,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过去的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其他从事农工商职业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为减轻因“版籍奉还”而连带的财政负担,政府通过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封建俸禄;此外亦颁布武士《废刀令》,以及建立户籍制度基础的《户籍法》。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推动工商业的发展(殖产兴业)。C选项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6.【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

  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是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篇十一: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

 考点22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一、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早期俄国:(1)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基辅罗斯。(2)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在反抗蒙古人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到16世纪初统一了俄国。(3)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2.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2)时间、人物: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3)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4)方式: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5)内容:

  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

  1

  创办报纸

  社会生活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6)影响:

  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

  积极性

  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

  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3.扩张: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战争过程中,

  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二)废除农奴制

  1.原因: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

  也比以前发达。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经济发展。

  2.背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

  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3.开始: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4.法令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5.影响:

  积极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消极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二、美国内战(一)南北矛盾的加剧

  1.领土扩张:美国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领土不断扩张。到19世纪中期,美国已经成为东临大西洋、

  西濒临太平洋的大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

  2

  2.两种经济制度: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南方却以棉花种植园经济为上,大量使用黑奴劳动。英国工业革

  命后,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3.南北矛盾: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南北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北方

  南方

  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关税,

  焦点:奴隶制的存废

  为了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

  抵制外国商品的输入

  国廉价的工业品,反对提高关税

  主张禁止奴隶制度,建立自由州,

  力图扩展奴隶制度,建立新的蓄奴

  发展资本主义

  州

  4.废奴运动:北方一些有识之士坚持主张废除奴隶制,开展废奴运动。他们揭露奴隶制的罪恶,积极帮助

  黑人奴隶逃往北方。

  (二)内战爆发

  1.直接原因:1860年11月,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第16任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

  2.战争爆发:林肯当选总统后不久,南方7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1861年4月,南方军

  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3.初期形势:战争初期,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致使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首都华盛顿也险

  些被攻占。北方的失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多城市爆发示威游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

  (三)北方的胜利

  1.战争转折:

  措施1862年,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内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

  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作用

  《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2.战争结束:1864年,联邦军队围攻“南部同盟”的“首都”里士满。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

  战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3

  3.评价林肯:1865年,林肯被拥护奴隶制度的狂热分子刺杀。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

  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4.美国内战的性质和影响:

  (1)性质: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

  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日本明治维新(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内忧: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

  川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

  会经济的发展。

  2.外患: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

  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不久,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二)倒幕运动

  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破产

  背景

  当时,日本的黄金价格低于世界市场的黄金价格,外国人用白银套购黄金,造成日本大量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上的处境不断恶化

  面对民族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

  发动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过程

  1868年1月,倒幕派武装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拥立16岁的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

  

篇十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

 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共和制的主要区别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法国议会制共和制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国家元首皇帝总统国王总统元首产生方世袭选举任期七年连选连任世袭选举任四年可连任两届元首任期终身制任期制终身制任期制元首的实权政府首脑宰相总统内阁首相总统政府产生方皇帝任命总统任命议会产生总统任命国家权力中皇帝议会议会总统行政权皇帝与宰相总统但须内阁部长副署内阁首相总统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可解散众议院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总统与内阁不对议会负责总统与议会互相制约立法权联邦议会帝国议会议会议会国会四国政治发展趋势

  优秀办公范文

  欢迎下载

  第三单元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帝制与共和国的反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意义;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德意志帝国宪法》;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2)通过学习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探究法国共和制度和德国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了解法律制度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问题、思考问题。2.过程与方法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德国和法国的形成过程,认识任何新的制度都有其产生艰难曲折的过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重难点】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难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一.知识梳理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共和之路①背景A.政治:18世纪,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矛盾尖锐。B.思想:资产阶级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②历程A.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B.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先君主立宪制后民主共和制)此后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斗争不断(共和派和君主派的斗争属于资产阶级内部不同派别的斗争,斗争根源是小农经济根深蒂固)C.1870年普法战争后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斗争的实质是帝制和共和制的斗争【补充】法国政体演变:君主制(大革命前)——君主立宪制(1791年)——第一共和国(1792年)——第一帝国(1804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七月王朝(1830年)——第二共和国(1848年)——第二帝国(1852年)——第三共和国(1870年)(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①内容A.总统——行政权a地位: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b产生方式: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任c权力: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有缔结条约权和赦免权;有解散众议院的权力,但必须得到参议院同意;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B.议会——立法权a组成: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出,任期9年(每3年改选1/3);众

  优秀办公范文

  欢迎下载

  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4年b权力: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从理论上讲,两院的权力与地位是平等的,但在事实上,参议院的权力大于众议院,地位优于众议院。法国实行两院制以后,众议议员由普选产生,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由于经普选产生的众议院比由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更具代表性,法国宪法规定,国民议会是全国人民的代表,参议院是地方市镇的代表。主权属于人民,由人民直接普选产生的众议院理应比参议院具有更大的权力。但众议院提出并通过的法案,要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实质是工业资产阶级最终掌握政权②意义(1)政治:共和派掌握了参众两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2)经济: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871年—1918年)(1)德国统一①背景:A.分裂局面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民族意识觉醒,启蒙思想传播C.普鲁士的强大②结果: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实力最强)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德国统一,1871初德意志帝国建立。(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①君主立宪政体A.皇帝a地位: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b权力: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颁布并监督法律执行权、决定对外政策等。B.宰相a产生方式: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任期由皇帝决定b义务:只对皇帝负责c权力:主持内阁工作(体现专制)C.议会: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②联邦制国家A.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B.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C.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它的国王和宰相,同时又是帝国的皇帝和宰相(3)评价①局限性: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和军国主义传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局限出现原因:与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关,德国统一和新制度确立依靠了国王和军队②进步性:A.政治: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B.经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规定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体现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国会只是点缀。劳动大众和资产阶级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容克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都没有受到根本触动,普鲁士的旧制度、尤其是军国主义传统被保留下来。这都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完成。德意志帝国的统治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和专制主义传统,甚至加强了普鲁士王国的军国主义色彩;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高明的军事指挥在德意志统一中的突出作用,促使军国主义在德意志帝国社会中的影响日益深远,军人的地位至高无上,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德意志帝国对军人、对军队、对战争的崇拜,使德意志帝国成了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成为后来一战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上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局限性。二.核心突破1.法兰西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

  优秀办公范文

  欢迎下载

  (1)内因:①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②政局动荡,政府缺乏威信,人民不满③小农经济发达,君主制传统浓厚④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大资产阶级与金融资产阶级力量较强大(2)外因:欧洲封建势力强大,外国武装干涉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通过原因(1)反对共和制的力量较分散(2)人民群众坚决拥护共和制(3)19世纪中期,法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增强(根本原因)3.德意志帝国宪法特点(1)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实质上是君主专政。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是一种不完整的和不彻底的资产阶级代议制。(2)实行联邦制,实质上普鲁士具有霸主地位。中央权力极大,各邦有一些民政自治权。(3)宰相的职位在整个帝国机构中处于中轴地位。皇权至上,宰相对皇帝负责,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皇帝拥有官吏任免权、立法权、军权、外交权及对议会控制权(4)宪法对公民权利只字未提,联邦参议会(上院)是最高权力机构,议长有帝国宰相担任,代表不经选举,有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成;有通过法律的权力。帝国议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完全处于从属地位。议会唯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是批准预算。3.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法国共和制相同点德国君主立宪制(1)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体制(2)国会由两院组成,下院由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3)(国家元首地位)总统或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揽行政权力,有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的权力政体国家元首不同点国家元首产生方式国家权力中心议会产生方式民主共和制总统国民议会选出议会法国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世袭皇帝德意志联邦议会由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组成,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行政权控制立法权,德国首脑拥有绝对的实权,帝国宰相(内阁首脑)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皇帝可以直接解散议会

  国家元首、议会、立法权控制行政权,总统对政府关系议会负责;法国总统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须征得参议院的同意

  原因: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扫除了封建势力。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战争方式实现统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保留了较浓厚的封建残余;德国长期分裂状态,导致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造成政治上的落后。4.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不同(1)表现①国王的权力不同: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德意志皇帝是实际的国家首脑;德意志内阁对皇帝负责,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②议会的权力不同,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很小,英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2)原因①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容克贵族领导了德意志的统一,统一

  优秀办公范文

  欢迎下载

  后的德意志政权主要掌握在容克贵族地主的手里②英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掌握了国家的领导权,通过立法限制了国王的权力。5.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共和制的主要区别项目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法国议会制共和制总统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王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总统选举(任四年,可连任两届)任期制有总统总统任命总统总统

  国家元首

  元首产生方世袭式元首任期政府首脑终身制宰相元首的实权有政府产生方皇帝任命式国家权力中皇帝心行政权皇帝与宰相

  选举(任期七年,连世袭选连任)任期制有总统总统任命议会终身制无内阁首相议会产生议会

  总统,但须内阁部长内阁首相副署

  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总统与内阁不对议会政府首脑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对议会负责,总统可负责,与议会关系不对议会负责责解散众议院总统与议会互相制约立法权联邦议会、帝国议会议会议会国会四国政治发展趋势:不断向政治民主化迈进6.全面分析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1)基本特征(间接民主、分权制衡、议会行使立法权)①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国家的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都须经议会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②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③大都实行政党政治,实现政治上的制衡,更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实行。(2)进步作用:①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利益②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调节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资本主义制度④无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合法斗争,维护自身利益⑤对亚洲及其他地区产生影响7.比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和我国政治体制的异同①相同点:都是民主政体,我国同美国、法国一样都是共和制国家。都是代议制民主的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也属于代议制形式。在实行集体统治的前提下,都实行选举制、任期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②不同点a.国家的性质(国体)不同:欧美是资本主义国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b.享有民主的主体和专政的对象(民主的阶级属性)不同:欧美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集团之下的民主,统治者利用人民的选票为自己的利益集团谋求利益;我国是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广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c.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的管理体制即政体)不同:欧美一般有总统制和议会制(内阁制)两种形式,议会一般是两院制,有上、下两院或参、众两院;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相当于一院制。d.权力的分配与制约的原则(政权的组织原则)不同:欧美一般实行三权分立,行政、立法、

  优秀办公范文

  欢迎下载

  司法三者之间相互独立和制约;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仅享有立法权,而且还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行政、司法等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并依照法律分工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三.易错知识点1.法国的总统制不同于美国的总统制。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向国会负责;法国总统则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可连选连任。2.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是虚,议会是实;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为虚,君主是实。3.俾斯麦实行的“铁血政策”是指战争。4.德意志帝国宪法与英国《权利法案》相比最显著的区别是: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5.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6.德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但其宪法依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7.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的是间接民主制。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君主派相妥协的结果,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二者相互制约。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问世的共同原因:普法战争的影响(政治)、工业革命的推动(经济)、启蒙思想的影响(思想)四.考情分析1.法国共和制考查角度:(1)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异常曲折复杂,高考试题重视对其特点及成因考查,要求考生认识在一个有专制传统的国家建立民主制度的艰巨性;(2)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是世界人民反对专制,争取民主的一面旗帜,对世界影响巨大,高考试题重视对《人权宣言》影响的考查2.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考查角度:(1)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保留了较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的原因;(2)德意志的代议制虽然不如英,美,法等国民主,但也推动了德意志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推动其资本主义的发展.五.试题精练1.下列人员由国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有A①英国下议院议员②美国众议院议员③英国内阁成员④德国联邦议会议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的君主立宪制不同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真正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是①皇帝②首相③联邦议会④帝国国会BA.①③B.①②C.③D.③④3.“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请你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C.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4.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成为法国的“长寿”共和国。导致其“长寿”的主要原因不包括DA.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C.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D.政治体制之争已不复存在5.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

  优秀办公范文

  欢迎下载

  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最大政治特点是A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C.德意志政治家和议员地位低下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6.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的漫画家为此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D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立下来7.韩非子以法为本中的“法”与英国《权利法案》中的“法”对君权的作用CA.完全一致B.大同小异C.正好相反D.互为补充8.下列有关德国1871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BA.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B.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C.内阁对国家元首负责D.国家元首有权解散两院9.(2010年广东卷)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A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解析】依据材料,不难看出,法国共和制确立面临复杂的政治形势,也说明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道路曲折艰难。C、D项与材料意思不符;1873年,巴黎公社起义已失败,B项也排除。10.(2010年四川卷)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法国采取了激进的斗争方式,对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A.造成了政局动荡B.加快了反封建进程C.传播了启蒙思想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解析】这里,法国的“激进的斗争方式”是指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的一系列措施,D项是君主立宪派时期带有一定妥协性的产物。11.(2010年上海历史卷)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的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AA.法国发生了大革命B.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C.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D.普法战争爆发【解析】清廷忙于抗击沙俄是在康熙皇帝时期,普法战争史1870年,中英签订通商协议在1840鸦片战争后。法国大革命1789年,正是乾隆皇帝统治时期1735—1795年在位。12.2010年重庆卷)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开创了法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此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D①成立立法议会②颁布《人权宣言》③推行全国限价④发动热月政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立法议会成立在1791年,《人权宣言》1789年颁布,因此排除①②。13.(2010年全国卷1)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为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B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优秀办公范文

  欢迎下载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俾斯麦结束了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故选B。其他与题干无关。14.法国正式确立共和政体的标志是国民议会通过了DA.1787年宪法B.《人权宣言》C.《拿破仑法典》D.1875年宪法【解析】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过程艰难而曲折,一直到第三共和国建立后,1875年国民议会才以一票的多数通过1875年宪法,正式确立共和政体。A项是美国。B项是法国大革命期间,主要内容是人的权利问题,当时法国是君主立宪政体。C项当时是拿破仑统治时期,是法兰西第一帝国。15.依据《1875年法国宪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指出:(1)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在产生方式和权限方面有何不同?(2)美国和法国的宪法都赋予总统较大的权力。结合当时的背景说一说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1)A、产生方式的不同: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选出,B、权限的不同:美国总统不对议会负责,法国总统要向议会负责,美国总统不参与立法,但有权否决国会的法案,法国总统有创议法律之权,但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2)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是在要强化中央政权的要求下制定的,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以保持联邦行政权处于强有力的地位为目标,法国宪法制定时,共和派和君主派已经过了长期反复的斗争,在双方相互妥协的基础上,宪法赋予参议院和总统较大的权力。

  

篇十三: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第三单元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帝制与共和国的反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意义;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德意志帝国宪法》;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2)通过学习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探究法国共和制度和德国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了解法律制度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问题、思考问题。2.过程与方法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德国和法国的形成过程,认识任何新的制度都有其产生艰难曲折的过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重难点】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难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一.知识梳理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共和之路①背景A.政治:18世纪,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矛盾尖锐。B.思想:资产阶级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②历程A.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B.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先君主立宪制后民主共和制)此后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斗争不断(共和派和君主派的斗争属于资产阶级内部不同派别的斗争,斗争根源是小农经济根深蒂固)C.1870年普法战争后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斗争的实质是帝制和共和制的斗争【补充】法国政体演变:君主制(大革命前)——君主立宪制(1791年)——第一共和国(1792年)——第一帝国(1804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七月王朝(1830年)——第二共和国(1848年)——第二帝国(1852年)——第三共和国(1870年)(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①内容A.总统——行政权a地位: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b产生方式: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任c权力: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有缔结条约权和赦免权;有解散众议院的权力,但必须得到参议院同意;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B.议会——立法权

  1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a组成: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出,任期9年(每3年改选1/3);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4年b权力: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从理论上讲,两院的权力与地位是平等的,但在事实上,参议院的权力大于众议院,地位优于众议院。法国实行两院制以后,众议议员由普选产生,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由于经普选产生的众议院比由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更具代表性,法国宪法规定,国民议会是全国人民的代表,参议院是地方市镇的代表。主权属于人民,由人民直接普选产生的众议院理应比参议院具有更大的权力。但众议院提出并通过的法案,要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实质是工业资产阶级最终掌握政权②意义(1)政治:共和派掌握了参众两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2)经济: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871年—1918年)(1)德国统一①背景:A.分裂局面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民族意识觉醒,启蒙思想传播C.普鲁士的强大②结果: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实力最强)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德国统一,1871初德意志帝国建立。(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①君主立宪政体A.皇帝a地位: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b权力: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颁布并监督法律执行权、决定对外政策等。B.宰相a产生方式: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任期由皇帝决定b义务:只对皇帝负责c权力:主持内阁工作(体现专制)C.议会: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②联邦制国家A.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B.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C.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它的国王和宰相,同时又是帝国的皇帝和宰相(3)评价①局限性: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和军国主义传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局限出现原因:与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关,德国统一和新制度确立依靠了国王和军队②进步性:A.政治: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B.经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规定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体现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国会只是点缀。劳动大众和资产阶级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容克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都没有受到根本触动,普鲁士的旧制度、尤其是军国主义传统被保留下来。这都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完成。德意志帝国的统治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和专制主义传统,甚至加强了普鲁士王国的军国主义色彩;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高明的军事指挥在德意志统一中的突出作用,促使军国主义在德意志帝国社会中的影响日益深远,军人的地位至高无上,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德意志帝国对军人、对军队、对战争的崇拜,使德意志帝国成了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成为后来一战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上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局限性。

  22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二.核心突破

  1.法兰西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

  (1)内因:①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②政局动荡,政府缺乏威信,人民不满③小农经济发达,君主制传统浓厚④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

  对弱小,大资产阶级与金融资产阶级力量较强大

  (2)外因:欧洲封建势力强大,外国武装干涉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通过原因(1)反对共和制的力量较分散(2)人民群众坚决拥护共和制(3)19世纪中期,法国工业

  革命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增强(根本原因)

  3.德意志帝国宪法特点

  (1)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实质上是君主专政。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是一种不完整的和不彻底的资产阶级代议制。(2)实行联邦制,实质上普鲁士具有霸主地位。中央权力极大,各邦有一些民政自治权。(3)宰相的职位在整个帝国机构中处于中轴地位。皇权至上,宰相对皇帝负责,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皇帝拥有官吏任免权、立

  法权、军权、外交权及对议会控制权(4)宪法对公民权利只字未提,联邦参议会(上院)

  是最高权力机构,议长有帝国宰相担任,代表不经选举,有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

  成;有通过法律的权力。帝国议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完全处于从属地位。议会唯一对政

  府起压力作用的是批准预算。

  3.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1)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体制

  相同(2)国会由两院组成,下院由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

  点(3)(国家元首地位)总统或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揽行政权力,有任免

  官员和解散议会的权力

  政体

  民主共和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皇帝

  国家元首产生方国民议会选出

  世袭

  不同式

  点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

  议会产生方式

  法国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德意志联邦议会由贵族和大资产阶

  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级组成,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

  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

  国家元首、议会、立法权控制行政权,总统对行政权控制立法权,德国首脑拥有

  政府关系

  议会负责;法国总统任免官绝对的实权,帝国宰相(内阁首脑)

  员和解散议会须征得参议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皇帝可

  院的同意

  以直接解散议会

  原因: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扫除了封建势力。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战争方式实现统一,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保留了较浓厚的封建残余;德国长期分裂状态,导致经济发展落后于

  其他国家,造成政治上的落后。

  4.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不同

  (1)表现

  ①国王的权力不同: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德意志皇帝是实际的国家首脑;德意志内阁

  对皇帝负责,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②议会的权力不同,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很小,英国

  33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2)原因

  ①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容克贵族领导了德意志的统一,统一

  后的德意志政权主要掌握在容克贵族地主的手里②英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了资产阶

  级革命,掌握了国家的领导权,通过立法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5.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共和制的主要区别

  项目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法国议会制共和制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元首皇帝

  总统

  国王

  总统

  元首产生方

  式

  世袭

  选举(任期七年,连

  选连任)

  世袭

  选举(任四年,可连任两届)

  元首任期终身制

  任期制

  终身制

  任期制

  元首的实权有

  有

  有

  无

  政府首脑宰相

  总统

  内阁首相

  总统

  政府产生方皇帝任命

  式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总统任命

  国家权力中

  心

  皇帝

  议会

  议会

  总统

  行政权皇帝与宰相

  总统,但须内阁部长

  副署

  内阁首相

  总统

  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

  总统与内阁不对议会

  政府首脑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对议会负责,总统可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负责,

  与议会关系不对议会负责

  责

  解散众议院

  总统与议会互相制约

  立法权联邦议会、帝国议会议会

  议会

  国会

  四国政治发展趋势:不断向政治民主化迈进

  6.全面分析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

  (1)基本特征(间接民主、分权制衡、议会行使立法权)

  ①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国家的重大立法

  和重大决策都须经议会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②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③大都实行政党政治,实现政治上的制衡,更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实行。

  (2)进步作用:①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利益②有利于民主制度的

  形成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调节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资本主义制

  度④无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合法斗争,维护自身利益⑤对亚洲及其他地区产生影响

  7.比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和我国政治体制的异同

  ①相同点:都是民主政体,我国同美国、法国一样都是共和制国家。都是代议制民主的形式,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也属于代议制形式。在实行集体统治的前提下,都实行选举制、任期

  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②不同点

  a.国家的性质(国体)不同:欧美是资本主义国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b.享有民主的主体和专政的对象(民主的阶级属性)不同:欧美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集团之

  44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下的民主,统治者利用人民的选票为自己的利益集团谋求利益;我国是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

  专政,广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

  c.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的管理体制即政体)不同:欧美一般有总统制和议会制(内阁制)

  两种形式,议会一般是两院制,有上、下两院或参、众两院;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

  大会制,相当于一院制。

  d.权力的分配与制约的原则(政权的组织原则)不同:欧美一般实行三权分立,行政、立法、

  司法三者之间相互独立和制约;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仅享有立法权,

  而且还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行政、司法等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

  责,受它监督,并依照法律分工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三.易错知识点

  1.法国的总统制不同于美国的总统制。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向国会负责;法

  国总统则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可连选连任。

  2.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是虚,议会是实;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为虚,

  君主是实。

  3.俾斯麦实行的“铁血政策”是指战争。

  4.德意志帝国宪法与英国《权利法案》相比最显著的区别是: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5.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6.德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但其宪法依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7.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的是间接民主制。

  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君主派相妥协的结果,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

  二者相互制约。

  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问世的共同原因:普法战争的影响(政

  治)、工业革命的推动(经济)、启蒙思想的影响(思想)

  四.考情分析

  1.法国共和制考查角度:

  (1)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异常曲折复杂,高考试题重视对其特点及成因考查,要求考生认识在一

  个有专制传统的国家建立民主制度的艰巨性;

  (2)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是世界人民反对专制,争取民主的一面旗帜,对世界

  影响巨大,高考试题重视对《人权宣言》影响的考查

  2.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考查角度:

  (1)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保留了较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的原因;

  (2)德意志的代议制虽然不如英,美,法等国民主,但也推动了德意志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推动

  其资本主义的发展.

  五.试题精练

  1.下列人员由国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有A

  ①英国下议院议员②美国众议院议员③英国内阁成员④德国联邦议会议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的君主立宪制不同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真正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是

  ①皇帝②首相③联邦议会④帝国国会B

  A.①③B.①②

  C.③

  D.③④

  3.“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请你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

  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C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55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4.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

  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成为法国的“长寿”共和国。

  导致其“长寿”的主要原因不包括D

  A.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

  C.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D.政治体制之争已不复存在

  5.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

  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

  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最大政治特点是A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政治家和议员地位低下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6.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普

  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的漫画家为此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

  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

  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D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立下来

  7.韩非子以法为本中的“法”与英国《权利法案》中的“法”对君权的作用C

  A.完全一致

  B.大同小异

  C.正好相反

  D.互为补充

  8.下列有关德国1871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B

  A.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B.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

  C.内阁对国家元首负责

  D.国家元首有权解散两院

  9.(2010年广东卷)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

  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

  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

  法国A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解析】依据材料,不难看出,法国共和制确立面临复杂的政治形势,也说明了法国共和

  制确立的道路曲折艰难。C、D项与材料意思不符;1873年,巴黎公社起义已失败,B项也

  排除。

  10.(2010年四川卷)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法国采取了激进的斗争方式,对大革命时期

  的法国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

  A.造成了政局动荡

  B.加快了反封建进程

  C.传播了启蒙思想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解析】这里,法国的“激进的斗争方式”是指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的一系列措施,D项

  是君主立宪派时期带有一定妥协性的产物。

  11.(2010年上海历史卷)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的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

  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A

  A.法国发生了大革命

  B.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

  C.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D.普法战争爆发

  【解析】清廷忙于抗击沙俄是在康熙皇帝时期,普法战争史1870年,中英签订通商协议在

  1840鸦片战争后。法国大革命1789年,正是乾隆皇帝统治时期1735—1795年在位。

  12.2010年重庆卷)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开创了法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此期间发生的历史事

  66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件有D

  ①成立立法议会

  ②颁布《人权宣言》③推行全国限价④发动热月政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

  【解析】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立法议会成立在1791年,《人权宣言》1789

  年颁布,因此排除①②。

  13.(2010年全国卷1)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为

  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B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俾斯麦结束了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故选B。其他与题干无关。

  14.法国正式确立共和政体的标志是国民议会通过了DA.1787年宪法B.《人权宣言》C.《拿破仑法典》D.1875年宪法【解析】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过程艰难而曲折,一直到第三共和国建立后,1875年国民议会才以一票的多数通过1875年宪法,正式确立共和政体。A项是美国。B项是法国大革命期间,主要内容是人的权利问题,当时法国是君主立宪政体。C项当时是拿破仑统治时期,是法兰西第一帝国。

  15.依据《1875年法国宪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指出:

  (1)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在产生方式和权限方面有何不同?

  (2)美国和法国的宪法都赋予总统较大的权力。结合当时的背景说一说形成这种状况的原

  因?

  (1)A、产生方式的不同: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

  会选出,B、权限的不同:美国总统不对议会负责,法国总统要向议会负责,美国总统不参

  与立法,但有权否决国会的法案,法国总统有创议法律之权,但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2)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是在要强化中央政权的要求下制定的,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以保

  持联邦行政权处于强有力的地位为目标,法国宪法制定时,共和派和君主派已经过了长期反

  复的斗争,在双方相互妥协的基础上,宪法赋予参议院和总统较大的权力。

  777

  

篇十四: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

 专题24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一、选择题1.(2021·湖南长沙市·中考真题)一般来说,政治变革包括以获取政权为目的的政治革

  命与以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需要为目的的政治改革两部分。下列符合材料所描

  述的政治改革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农奴制改革

  2.(2021·江苏南京市·中考真题)19世纪中期,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地域上扩

  展的是

  A.但丁抨击教会黑暗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英国“光荣革命”

  D.日本“文明开化”

  3.(2021·山东菏泽市·中考真题)彼得-世和亚历山大二世都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

  皇,他们在位期间,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

  B.促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

  D.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4.(2021·湖南常德市·中考真题)历史学习中应学会知识线索的构建与迁移,了解重大

  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下列事件中构成因果关系的是

  A.明治维新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人权宜言》与美国独立

  C.《独立宜言》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

  D.《拿破仑法典》与法兰西帝国建立

  5.(2021·四川广安市·中考真题)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A.摆脱民族危机

  B.加强中央集权

  C.仿效中国典章制度

  D.结束幕府统治

  6.(2021·湖南岳阳市·中考真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共

  同点是

  ①都是为了应对严重的社会危机

  ②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③都改变了社会的性质

  ④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1·山东中考真题)1864年8月,一名美国北方士兵写道:我们这边的部队几乎

  试卷第1页,总4页

  都是黑人部队,只要有命令,这些执着的进攻魔鬼就会--直攻到城里去。称黑人为“魔

  鬼”,说明美国存在

  A.霸权主义

  B.强权政治

  C.恐怖主义

  D.种族歧视

  8.(2021·四川广安市·中考真题)在美国历史上,林肯(1809--1865)的历史贡献是

  A.颁布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B.颁布《人权宣言》,宣告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C.维护了国家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

  D.颁布《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9.(2021·四川达州市·中考真题)19世纪60年代,为顺应时代潮流,资产阶级革命或

  改革风起云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下列关于美、俄、日三国资产阶级革命或

  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内战和俄国1861年改革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B.美、俄、日三国的革命或改革都是资产阶级领导完成的

  C.美、俄、日三国通过革命或改革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美、俄、日三国的革命或改革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0.(2021·江苏扬州市·中考真题)1863年元且,美国北部的自由黑人欢呼雀跃;南部

  黑人奴隶也看到了光明前途,开始大批逃往北部,而奴隶主则暴跳如雷。这可能是因

  为

  A.美国独立战争胜利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

  C.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D.《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

  11.(2021·湖南衡阳市·中考真题)2020年5月,美国警察暴为执法,致使黑人弗洛伊

  德死亡,再次引起人们对于美国“种族主义”的谴责。追溯历史,美国独立后曾长期保

  留黑人奴隶制,内战爆发后才废除,但对于黑人的种族歧视并未消除,一直影响至

  今。美国内战中废除黑人奴隶制的总统是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尼克松

  12.(2021·江苏连云港市·中考真题)19世纪60年代,俄国、美国、日本相继采取了

  一系列措施进行变革,其共同原因是

  A.国家独立遭到威胁

  B.南北矛盾影响国家统

  C.专制统治遇到危机

  D.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13.(2021·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考真题)“经过内战,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

  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这句话

  反映美国内战的性质是()

  试卷第2页,总4页

  A.摧毁了英国殖民统治

  B.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C.民族解放战争

  D.保留了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14.(2021·四川南充市·中考真题)“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

  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该材料描述的是俄国农

  奴制改革的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15.(2021·云南中考真题)近代历史上,革命和改革是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

  路的两种主要方式。下列国家中,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16.(2021·浙江绍兴市·中考真题)19世纪后期,日本明治政府规定:任何儿童就学年限

  不得少于3年。同时,又颁布《教育敕语》,宣扬“忠于天皇”是最高的道德规范。这反映

  了明治维新

  ①以中国文化为学习对象

  ②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

  ③保留了封建制度的残余

  ④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021·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考真题)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俄国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是()

  A.1861年农奴制改革

  B.彼得一世改革

  C.1868年发动倒幕运动

  D.俄国夺得波罗的海

  18.(2021·四川遂宁市·中考真题)在“图说世界改革史”活动中,张成在某博物馆网站

  上发现了如下文物图片。这一图片可用于介绍明治维新哪一举措

  试卷第3页,总4页

  (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B.推行地税改革,大力发展近代经济D.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试卷第4页,总4页

  

篇十五: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本讲知识脉络

  一条主线:资产阶级统治的逐步巩固和扩大两种方式:改革与革命三大事件: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三大人物:亚历山大二世、林肯、明治天皇

  19世纪60年代,迫于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全方位压力和示范作用的冲击,欧洲的俄国和亚洲的日

  本先后出现了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使之缓慢地走上了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的社会变革之路。

  美国也进行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又一障碍。资产

  阶级的统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中考考点清单

  俄国的改革

  考纲要求: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的称号,强化了沙皇

  背景的专制权力。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

  后的国家

  时间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全面推行改革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

  制权力。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

  内容

  彼得一世改革

  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他还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

  意义

  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

  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扩张

  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战争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

  背景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1861年,亚历

  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

  内容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

  废除农奴制意义

  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

  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

  会的发展

  美国内战

  考纲要求: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南北矛盾的加剧

  背景

  矛盾借口叛乱

  美国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领土不断扩张。到19世纪中期,美国已经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南方却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大量使用黑奴劳动。英国工业革命后,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根本矛盾)。同时,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南北方的态度也不相同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不久,南方7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内战爆发

  战局

  战争初期,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

  北方的胜利

  法令结局评价

  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不久,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两部法令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性质)意义: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易错易混】

  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维护国家统一,而不是解放黑人奴隶。

  日本明治维新

  考纲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背景危机

  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被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倒幕

  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胜利倒幕运动

  1868年1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同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改革

  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

  主要措施

  (1)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3)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4)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易错易混】

  意义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明治维新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改革性质的是经济方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而最具有可持续发

  展,值得别国借鉴的是实行“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2)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对外政策的变化是:锁国——对外开放——侵略扩张。

  中考重点突破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篇十六: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

 专题23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考点01俄国的改革

  1.【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7世纪俄国进行的彼得一世改革开始向西欧学习,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这才改变了“欧洲国家对俄国非常陌生”的状况。A项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无产阶级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B项不合题意;1861年改革发生在19世纪,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项不合题意;1919年巴黎和会上,经过5个多月的讨论,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A。2.【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解放,故A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加强了农奴制,十月革命、苏联模式均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3.【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为了缓解统治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解放了农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C项符合题意;颁布《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A

  项不符合题意;制定《1787年宪法》是美国,B项不符合题意;实施文明开化是日本,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4.【答案】(3)积极作用:增加了粮食产量;采用了新式农具;促进了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解析】(3)依据材料信息“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富农购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雇佣贫雇农,用新式农具,经营资本主义农业。”可知,农奴制改革增加了粮食产量;采用了新式农具:促进了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

  考点02美国内战

  1.【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林肯在美国内战中取得胜利,维护国家的统一,这是林肯的主要历史贡献,故C符合题意。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领导了美国内战、林肯颁布《宅地法》均不是对林肯历史地位的准确评价,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2.【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黑人奴隶”是解题关键。南北战争期间,为了挽回北方军节节失利的严峻形势,林肯于1862年签署并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故选项A符

  合题意;杰斐逊和华盛顿领导美国人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进行独立战争,故选项BC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施行新政,挽救了处于经济危机中的美国,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03日本明治维新

  1.【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政府以赎买方式革除武士俸禄,鼓励其将所持资金投入办实业。”结合所学知识,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明治维新内容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于1868年发布具有政治纲领性的《五条誓文》,并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明治政府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且天皇拥有无限权力。社会体制方面,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过去的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其他从事农工商职业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为减轻因“版籍奉还”而连带的财政负担,政府通过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封建俸禄;此外亦颁布武士《废刀令》,以及建立户籍制度基础的《户籍法》。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推动工商业的发

  展(殖产兴业)。C选项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2.【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中期,美国入侵日本,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为了变法图强、富国强兵,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倡导向西方学习,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故D符合题意;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中国的隋唐进行的改革,故A不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改革属于俄国的改革,故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3.【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日本为提高国民的识字率,引入了普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体系”,结合所学可知,这表明其实行的政策是“文明开化”。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推动了日本教育的发展,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政治方面,B项是经济方面,C项是军事方面。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4.【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欧化”可知,近代日本向西方国家学习进行的改

  革是明治维新。教育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所以C项符合题意;AD项是“汉化”措施,B项是明治维新在政治上的措施,不是“欧化”的主要措施。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5.【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是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6.【答案】(1)面对民族危机,日本决心全面向西方学习,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解析】(1)依据材料一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面对民族危机,日本决心全面向西方学习,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7.

  。【答案】(2)穿洋服(或饮食结构改变:吃牛肉、饮葡萄酒;说英语)。

  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解析】(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中“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幕府时代禁食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可知,体现的日本社会的变化有穿洋服或饮食结构改变:吃牛肉、饮葡萄酒;说英语等。这和明治维新有关。随后日本对中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8.【答案】(4)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闭塞、停滞、倒迟,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使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清朝、日本闭关锁国只列举一例即可。国家/时期封闭的表现及影响,叙述清晰,如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落后“清朝”“闭关锁国”“落后”为采分点)。【解析】(4)依据材料四信息分析可知,“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文明就将因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办失生机活力。”如: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闭塞、停滞、倒迟,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或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使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9【答案】(2)事件:明治维新。特点:善于学习外部文明;具有可塑

  性;善于借鉴先进文明等。【解析】(2)依据材料二“自1868年起,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国家的命运;由材料二“在我们的文明中,任何看起来本质上属于日本的东西,实际上都是舶来品”“日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明”反映了日本善于学习外部文明;具有可塑性;善于借鉴先进文明等。

  【综合】

  1.【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根据材料“贵族宣读‘解放’农奴法令”、

  的“林肯”、“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861年

  农奴制改革,俄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南北战争爆发。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的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反映了明治维新期间的文明开化,明治维新使日本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故该小组参加活动课的主题是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3)俄美两国农奴制(奴隶制)的存废反映了什么历史发展规律?【答案】(1)态度:维护或强化。原因:缺乏自由劳动力;限制国内市场扩大。(2)南北不同经济形式并存。目:动员黑人参加北方軍队、扭转

  的战局。

  (3)当制度阻碍经济发展时,就需要变革;改革与革命推动历史发展;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根据材料一“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可知,彼得一世对待农奴制的态度是维护或强化。根据“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可知,19世纪中叶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障碍的原因是缺乏自由劳动力;限制国内市场扩大。(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半奴隶半自由状态”指的是南北不同经济形式并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在南北战争时期,颁布的目的是动员黑人参加北方军队、扭转战局。(3)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当制度阻碍经济发展时,就需要变革;改革与革命推动历史发展;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

  

篇十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

 甲午中日战争解析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中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幕府时代禁食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可知体现的日本社会的变化有穿洋服或饮食结构改变

  专题23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考点01俄国的改革

  1.【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7世纪俄国进行的彼得一世改革开始向西欧学习,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这才改变了“欧洲国家对俄国非常陌生”的状况。A项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无产阶级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B项不合题意;1861年改革发生在19世纪,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项不合题意;1919年巴黎和会上,经过5个多月的讨论,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A。2.【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解放,故A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加强了农奴制,十月革命、苏联模式均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3.【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为了缓解统治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解放了农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C项符合题意;颁布《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A

  项不符合题意;制定《1787年宪法》是美国,B项不符合题意;实施文明开化是日本,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4.【答案】(3)积极作用:增加了粮食产量;采用了新式农具;促进了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解析】(3)依据材料信息“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富农购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雇佣贫雇农,用新式农具,经营资本主义农业。”可知,农奴制改革增加了粮食产量;采用了新式农具:促进了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

  考点02美国内战

  1.【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林肯在美国内战中取得胜利,维护国家的统一,这是林肯的主要历史贡献,故C符合题意。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领导了美国内战、林肯颁布《宅地法》均不是对林肯历史地位的准确评价,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2.【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黑人奴隶”是解题关键。南北战争期间,为了挽回北方军节节失利的严峻形势,林肯于1862年签署并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故选项A符

  合题意;杰斐逊和华盛顿领导美国人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进行独立战争,故选项BC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施行新政,挽救了处于经济危机中的美国,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03日本明治维新

  1.【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政府以赎买方式革除武士俸禄,鼓励其将所持资金投入办实业。”结合所学知识,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明治维新内容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于1868年发布具有政治纲领性的《五条誓文》,并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明治政府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且天皇拥有无限权力。社会体制方面,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过去的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其他从事农工商职业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为减轻因“版籍奉还”而连带的财政负担,政府通过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封建俸禄;此外亦颁布武士《废刀令》,以及建立户籍制度基础的《户籍法》。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推动工商业的发

  展(殖产兴业)。C选项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2.【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中期,美国入侵日本,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为了变法图强、富国强兵,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倡导向西方学习,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故D符合题意;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中国的隋唐进行的改革,故A不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改革属于俄国的改革,故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3.【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日本为提高国民的识字率,引入了普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体系”,结合所学可知,这表明其实行的政策是“文明开化”。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推动了日本教育的发展,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政治方面,B项是经济方面,C项是军事方面。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4.【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欧化”可知,近代日本向西方国家学习进行的改

  革是明治维新。教育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所以C项符合题意;AD项是“汉化”措施,B项是明治维新在政治上的措施,不是“欧化”的主要措施。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5.【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是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6.【答案】(1)面对民族危机,日本决心全面向西方学习,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解析】(1)依据材料一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面对民族危机,日本决心全面向西方学习,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7.

  。【答案】(2)穿洋服(或饮食结构改变:吃牛肉、饮葡萄酒;说英语)。

  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解析】(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中“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幕府时代禁食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可知,体现的日本社会的变化有穿洋服或饮食结构改变:吃牛肉、饮葡萄酒;说英语等。这和明治维新有关。随后日本对中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8.【答案】(4)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闭塞、停滞、倒迟,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使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清朝、日本闭关锁国只列举一例即可。国家/时期封闭的表现及影响,叙述清晰,如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落后“清朝”“闭关锁国”“落后”为采分点)。【解析】(4)依据材料四信息分析可知,“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文明就将因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办失生机活力。”如: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闭塞、停滞、倒迟,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或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使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9【答案】(2)事件:明治维新。特点:善于学习外部文明;具有可塑

  性;善于借鉴先进文明等。【解析】(2)依据材料二“自1868年起,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国家的命运;由材料二“在我们的文明中,任何看起来本质上属于日本的东西,实际上都是舶来品”“日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明”反映了日本善于学习外部文明;具有可塑性;善于借鉴先进文明等。

  【综合】

  1.【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根据材料“贵族宣读‘解放’农奴法令”、

  的“林肯”、“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861年

  农奴制改革,俄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南北战争爆发。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的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反映了明治维新期间的文明开化,明治维新使日本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故该小组参加活动课的主题是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3)俄美两国农奴制(奴隶制)的存废反映了什么历史发展规律?【答案】(1)态度:维护或强化。原因:缺乏自由劳动力;限制国内市场扩大。(2)南北不同经济形式并存。目:动员黑人参加北方軍队、扭转

  的战局。

  (3)当制度阻碍经济发展时,就需要变革;改革与革命推动历史发展;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根据材料一“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可知,彼得一世对待农奴制的态度是维护或强化。根据“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可知,19世纪中叶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障碍的原因是缺乏自由劳动力;限制国内市场扩大。(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半奴隶半自由状态”指的是南北不同经济形式并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在南北战争时期,颁布的目的是动员黑人参加北方军队、扭转战局。(3)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当制度阻碍经济发展时,就需要变革;改革与革命推动历史发展;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

  

篇十八: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

 中考历史专题: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本讲知识脉络

  一条主线:资产阶级统治的逐步巩固和扩大两种方式:改革与革命三大事件: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三大人物:亚历山大二世、林肯、明治天皇

  中考备考攻略

  19世纪60年代,迫于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全方位压力和示范作用的冲击,欧洲

  的俄国和亚洲的日本先后出现了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使之缓慢地走上了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的社会变革之路。美国也进行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又一障碍。资产阶级的统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俄国的改革考纲要求: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的称号,强化了沙皇

  背景的专制权力。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

  后的国家

  时间

  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全面推行改革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

  制权力。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

  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他鼓励兴办手工工内容

  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

  彼得

  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他还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

  一

  节与生活方式

  世改

  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

  革意义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

  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

  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扩张

  的出海口,并在战争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

  背景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1861年,亚历

  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

  内容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

  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废除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

  农奴

  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

  意义

  制

  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

  会的发展

  美国内战考纲要求: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美国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领土不断扩张。到19世纪中期,背景美国已经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工业生产居世界

  第四位。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南方却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大量

  使用黑奴劳动。英国工业革命后,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美

  国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南北矛盾

  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根本矛盾)。同

  矛盾

  的加剧

  时,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南北方的态度也不相同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借口

  发展,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

  不久,南方7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1861年4叛乱

  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战争初期,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北方在军事上屡内战爆发战局

  屡失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

  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不

  久,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两部法令调动了农民法令

  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

  局面

  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结局

  国分裂

  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美国

  北方

  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的胜利

  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性质)评价

  意义: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

  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

  件

  【易错易混】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维护国家统一,而不是解放黑

  人奴隶。

  日本明治维新

  考纲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

  背景君主,实权被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

  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德川幕

  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

  府与锁危机求日本打开国门。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

  国时代

  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倒幕

  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倒幕运动

  胜利

  1868年1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同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改革

  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

  主要措施

  (1)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3)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4)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意义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易错易混】(1)明治维新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改革性质的是经济方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而最具有可持续发展,值得别国借鉴的是实行“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2)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对外政策的变化是:锁国——对外开放——侵略扩张。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1)背景:都出现了严重的统治危机,俄国是农奴制危机,日本则是幕府统治危机以及民族危机。(2)时间:都发生在19世纪下半期。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在1861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于1868年。(3)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作用:都废除了旧制度,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俄国废除了农奴制,日本废除了封建制度。(5)局限性: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命题点强化练1.(张家界中考)综观世界近代历史,凡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革命,二是改革。而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事件是CA.独立战争B.明治维新C.废除农奴制改革D.孝文帝改革2.(潜江中考)19世纪初,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比重。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

  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美国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这表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D

  A.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B.工业革命发展滞后C.奴隶贸易非常繁盛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3.(福建中考)1864年,美国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增加到166个,达到12.6万多人。其直接原因是DA.独立战争爆发B.英国承认美国独立C.法国大革命的推动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4.(乐山中考)知识提纲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如图是某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的部分要点,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D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俄国农奴制改革D.日本明治维新5.(随州中考)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事件,正确的是C①制定1787年宪法②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③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④明治维新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③②④①6.(温州中考)工业革命掀起了工业文明的浪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

  的影响。【英国·领航】1700年英国煤产量只有260万吨,1795年就超过1000万吨,1854

  年则达到6000万吨,1740年英国的铁产量只有1735吨,1791年则达到125079吨,1861年增长到380万吨。

  (1)结合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指出这一时期英国煤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答: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或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对煤炭的需求量增加;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工场,广泛使用大机器生产;②蒸汽机或机器生产被运用于煤炭开采领域,提高了煤炭的生产效率。【美国·追赶】19世纪60年代,美国在资本投资方面,有一美元投入到制造业,就有七美元投入到农业方面;全国劳动力有一半以上从事农业生产。到1900年,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产值由1860年的33%增至58%;60%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摘编自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2)材料表明19世纪中后期美国在生产领域有什么变化?这一变化与美国内战有何关联?答:美国在生产领域制造业获得快速发展,农业产值和农业人口下降。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东方·竞渡】面对工业革命大潮的冲击,中国和日本在19世纪中后期都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在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宣布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扶持私人工商业;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在中国,一些开明的官员掀起了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技,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发展近代军事工业,由官方开办辅助于军事工业的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3)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洋务运动却未能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命运。根据材料,你认为当时的中国可以从日本近代化的探索中借鉴哪些经验?答:进行资产阶级改良或革命;废除封建制度;鼓励、支持包括私人工商业在内的近代工业发展;重视普通群众的教育,提升国民素质。

  

推荐访问: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什么意思 扩展 资本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