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保制度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城乡低保存在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市低保制度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城乡低保存在问题,供大家参考。

城市低保制度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城乡低保存在问题

城市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富春街道夏斐

城市低保制度是我国传统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其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分配,确保低收入人群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无论从覆盖人群,补差水平,保障标准,还是资金保障,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在制度建设、救助水平、机制体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目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本人就城市低保制度现存的主要问题,完善途径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城市低保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的低保制度一方面实实在在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成效,让困难群体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另一方面,因人为及体制问题等因素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人为:当前城市低保制度主要存在四大方面问题:第一,“养懒汉”现象日渐凸显。

社会救助制度普遍存在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即如何科学地确定救助标准与救助人群。矛盾之一是救助标准过低,起不到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作用;另一方面则可能助长受助人员特别是其中的青壮年的懒惰倾向,从而既浪费了社会资源,又加重了财政负担,违背了社会救助制度的本意。矛盾之二是究竟要不要按照年龄段与救助时限,来确定其是否享受的时间长短,也就是建立科学的推出机制。虽然目前执行的低保救助标准并没有达到“过高”的程度,但是“养懒汉”现象却已经开始显现,而且日益严重,以至于不少人把城市低保当作一种普惠制的社会“福利”,其公平性不断收到质疑。

第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问题长期困扰。

现行低保申报是以家庭收入为基础条件来核算的,“收入”核算办法也算是详尽繁杂,设计方方面面的收入,存在明显缺失的是单向核算收入,家庭支出不

在计算范围之列。看似平等,其实不公平。由此,造成很多因病、因残、因学、因意外时间等致贫的穷人,被现有的低保政策拒之门外,使一部分真正的贫困者得不到相应的救助。既要考虑家庭收入,更要计算家庭特殊支出的呼声已经成为低保政策调整的期盼。

第三,低保工作者专业化队伍建设滞后。

低保申报工作者非专业人员的现实,加之人员的频繁变动,对低保政策的不熟悉,带来政策执行的不规范。一方面,低保工作人员缺乏关心,缺乏人性化帮助,让很多低保户的实际困难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部分社区居委会把赋予低收入者的低保救助看成了个人的权力,一些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往往难以成为低保政策的享受者,使得低保的公平性产生社会信任危机,带来群众的不满情绪。基层低保工作者走专业化的道路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选择。

第四,与再就业保障机制缺乏有效衔接。

低保群体中大部分人的文化程度都是初中或初中以下水平,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限制了其就业范围的选择。随着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他们只能从事流动性强、劳动强度大、工资偏低的一些简单工作。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是让贫困群体重新就业,但从现行制度上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更注重对贫困者的基本生活保障,相对而言,在鼓励劳动者积极就业方面还比较薄弱。低保制度与再就业制度有效衔接,发挥综合救助效能成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城市低保制度的完善途径

1.科学合理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机制亟待建立。

在确定申请人是否符合政策规定的申报条件中,家庭收入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指标。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算办法也成为群众最关注、工作人员最棘手的难题。一方面,由于民政部门核算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手段单一化,难以准确核实申请人家庭存款、住房、汽车、有价证券等财富。另一方面,现行的低保政策是单向核算收入,即只考虑家庭收入,只要人均不超过低保标准,即有申请资格。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家庭结构、家庭状况的不同,使每个家庭的支出情况也大不相

同。这就使相当一部分家庭受现行收入核算方法的制约,其实际生活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但却不能申请城市低保及相关优惠政策。因此,不断补充完善现行的城市低保制度,使之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和有可操作性,尤其重点解决“收入核对”问题就成为当务之急。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只依靠民政部门,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大财力支持力度,协调解决资源共享等问题。

2.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亟待形成。

低保工作人员是国家低保制度的最直接的执行者,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代表政府,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业务技能,必要的法律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人格素质与道德素养。现实状况是:一方面,从事基层低保工作的人员亟待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如把专业社工引入低保工作岗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来实现,一定可以极大提高低保工作水平。

3.低保与再就业制度亟待衔接。

低保制度不能仅仅停留在保障低保户的基本生活上,还应考虑如何提高他们自我发展能力,尤其是工作技能,促进低保对象稳定就业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要加大对低保对象中适宜再就业年龄段人群的职业培训力度,为其提供种类更多、质量更高、实用性更强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并在政府能力范围内尽量减少他们参加培训的各种费用。可以尝试把低保对象救助资金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对其基本生活支持,一部分直接转移支付给社会培训机构,直接用于适龄工作的低保对象的再就业培训经费,尽可能把民政低保救助与劳动保障部门的再就业救助制度有效衔接,对有创业意向的低保对象,应在税(费)收、技术、经营场地和小额贷款等方面为其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

4.低保标准调整机制亟待科学化。

低保标准太低,难以保障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标准太高,除了资金难以承受外,还不利于社会公平与退出机制的形成。因此,低保标准可以比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来测算,做到科学测算,避免随意,形成制度。这也符合动态管理原则。

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关于城乡规划编制中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富阳市规划局丁彩丽

今天论坛的主题是“社会管理和民生保障”,这是当前及今后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各层面都非常关注并将予以高度重视的话题,我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着力加大社会管理和民生保障力度”,为“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打牢民生基础”。那么我们该如何着力呢?这个力着哪呢?前天上午,党校周老师给我们上课提出“群众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因此我想,加大社会管理和民生保障的第一位工作应当就是做好群众工作。

我在单位的具体岗位是规划编制,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规划编制中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如何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

首先我想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规划是一门自古就有的学问,国际和国内的有很多不同的定义,我个人认为这样定义比较确切,即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概念有些长,但大家可以体会到城市规划是和城市建设发展、和老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改进完善城市规划,让群众、百姓帮助我们、监督我们。我想我们的规划有了群众的广泛、深入参与,民生保障就会得到改善,就能

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支撑。

下面是我针对规划编制工作中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几个切入点的思考。

一、强化规划编制项目的民意基础(即宣传好群众)

根据市政府大计划大财政要求,我们每年年底都要申报第二年城乡规划编制计划及预算。自2007年以来,我市已编制完成从战略层面到市域总规到各分区(乡镇)规划到村庄建设规划等较为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近三年又以提升城乡区域空间品质与环境景观风貌为主,包括沿江两岸景观建设、风貌控制规划、几大入城口改造规划等。我们正在努力描绘“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那么涉及民生保障类的专项规划目前又是怎么一个状态呢?应该说,前几年也编制过一些项目,但今年我们是大大加强了民生保障类的专项规划编制。目前正在开展的有富阳市文化设施布局专项、城区停车场布局专项、“十二五”保障性住房布点、城区公厕布点、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专项、城市亮灯工程、城镇给排水专项、公共交通专项、轨道交通规划研究、电力设施布局专项、富春街道社区用房布点、东洲分区公共设施布局规划等,项目很多,都是紧紧围绕加强民生保障这一中心工作的。的确,政府财政预算吃紧,我们该如何用好有限的资金资源,我想用于保障民生是第一位的,作为规划部门,就是要更多的考虑民生保障类规划。因此,我认为今后我们在着手谋划新的年度规划编制任务前,可以公开向社会征集规划编制项目建议,从而使新年度的规划编制能切实反映民意和社会关注热点,强化规划的民意基础。这应是我们开展城市规划编制中宣传群众、与群众良好沟通的一个渠道,我想良好的沟通是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我们规划部门的形象。

二、加大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即组织好群众)

城市规划是一项公共政策、技术政策、宏观决策、民生工程,体现城市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好群众,加大公众参与力度。虽之前部分规划项目编制引入了公众参与,但广泛性、深入性不够,即力度不大,因此,我今天提的是“加大”。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

几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形式多样的规划宣传,让广大市民了解规划。公众参与规划的前提条件是规划宣传,只有让人们了解规划,才能更好地参与规划。我们虽有城市规划展示馆、规划网站、广场图板展示,但目前这些规划宣传渠道均不够健全,效果不到位,我们需要在完善上述宣传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宣传社会公众参与规划的重要意义,主动到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规划专题讲座,加强形式的多样性,让广大市民了解规划,参与规划。

二是为公众参与规划提供各种机会。我们要创造更多机会,争取广大市民能在规划的不同阶段参与讨论、商议、评估、选择。通过设立意见箱、规划网站留言版、民意调查问卷、邀请市民参与有关规划项目的展示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广泛收集意见,实现规划部门和公众的互动,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当然,也能更好的维护民生利益。

三是进一步加强规划公示,强化公众监督。我们应将经法定程序批准的规划方案依法向社会公布,将阶段性规划草案依法向社会公示,畅通公众信息反馈、接收渠道,接受公众监督,及时将公众的反馈意见和建议,经过整理,融合到规划编制中去。同时,要采取激励措施,对参与热情高、意见建议质量好的公众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逐步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公众参与环境,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城市规划好、建设好。

三、注重规划方案编制中民生设施用地的空间落实(即服务好群众)

按照常规的区域规划(总规、分规)编制要求,民生设施规划是其中的必要内容,但为什么我们总规、分规控制的一些民生类设施用地往往会被其他经营性用地替代了呢,除了目前政府做地需要,没有在法定规划层面将民生类设施用地予以空间落实也是一大原因。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与控制好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公益性公共设施等民生类设施用地,我们就要在控规层面予以落实。今年我局重点开展了主城区单元控规编制,旨在以法定规划保障民生利益。我们要以这次单元控规编制为契机,广泛征求社区、群众意见,优化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配套,即在方案编制中注重好民生设施用地的空间落实,以为广大百姓提供一个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我想,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着力加大社会管理和民生保障力度,为“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打牢民生基础,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正在努力、大力推进中。我们东吴公园南侧的69亩地块,区位优越,环境优美,政府决策用于建设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三馆合一”项目,作为规划人,是非常赞同并感到十分欣喜的,我们政府能够把这么好的地块、这么好的资源拿出来用于建设公共设施(发展民生事业)而不是搞房产开发,对我们百姓来说是多大的实惠啊。我想这就是规划为群众服务。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思考,虽听了梁作民教授关于思维创新的讲座,但碰到思考问题的时候还是很难拓展思维视角,创新思维,因此切入点肯定不够全面、到位,希望老师和同学能给我多多意见和建议,让我带回去,更好的开展城市规划编制中的群众工作,以城市规划打牢民生基础,促进社会和谐。

谢谢大家!

加强环境保护切实保障民生

市环保局郎晓波

20多年前,我们还处于加快解决温饱问题、摆脱贫穷落后阶段,环境问题并没有进入民生视野。而20多年后,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显现,以及对环境污染给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深刻认识,环境问题已与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一样,成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

一、环境保护是民生之基。

环境保护涉及到的是老百姓基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如果污染了水源、土地和空气,破坏了自然生态,人们就没有了食物来源、面临着健康风险、损失了居住空间、失去了休闲场所,那就谈不上生活了。因此,我的理解是环境保护

是民生之基。

二、环境保护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

环境污染和破坏最终会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在整体上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因此,我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关注环境这一民生基础。如果单纯关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任由环境恶化,很难保障民生改善,即使暂时改善,也是不可持续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环境就是在解决民生问题。环境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特别是从党的十六大以来,政府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不断深化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稳定与生活幸福,是改善民生的根本目标。解决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保护,才能保障生命与健康,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基本权利。因此,保障民生离不开环境保护,改善民生也离不开环境保护。

三、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切实提高民生保障。

富阳市是“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经历了十年的创模之路(2002年开始),今年5月份,国家环保部组织复评考核组对富阳进行了“创模”复评,在座的各位应该都比较清楚,市委、市政府对创模复检工作是高度重视的,今年5月份的复检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复检以后,对提出的整改意见要逐项落实完善,复检专家还要通过明察暗访,完全达到复评要求以后予以重新授牌。因此,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富阳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保障民生的需要。应该说,十年的创模之路转变了富阳的发展之路,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同时,通过创模这一载体,富阳的环境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善。通过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污水管网建设、推进集中供热工程建设、推进固废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建设和燃煤锅炉脱硫脱硝的改造工作以及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富阳的环境质量,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的环境权益。我们说,发展的目的是为人民谋福祉,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民生问题,我们不可能用停止发展的办法来解决环境问题,也绝不能为了发展而牺牲环境、宽容污染。

不容否认,富阳的造纸等行业曾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污染,我们必须痛下决心、治理污染,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将所有的工业拒之门外。事实上,现代工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其内容、形态、工艺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它不再只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代名词。我们只有把优化产业结构和推进节能减排结合起来,紧紧抓住“生存与发展”这个主题,在环境可承受范围内提发展、促发展,推行污染减排。污染减排就是为发展谋空间,为人民谋福利。

工业兴市是富阳全面进入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优化经济发展重要引擎,推进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因此,我们只有强化三种意识,即核心意识、使命意识、服务意识,才能助推发展,保障民生。一是强化核心意识,把“工业兴市”摆上核心战略位置。适应这一新要求,对于环保部门来讲,必须充分认识推动“工业兴市”的现实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强化“核心”理念,紧紧围绕“核心”,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竭尽全力创优发展环境,主动转变发展方式。二是强化使命意识,服务工业兴市是时代赋予环保部门的历史重任。深化引导干部职工充分认清环保护航,是使命所系、职能所在。三是强化服务意识,科学发展强调速度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就环保部门而言,要严格执行《富阳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按照优化准入、重点准入、限制准入和禁止准入等四大生态环境功能区的要求,严格项目准入;对符合政策和环保准入要求的重点项目,做到随到随批,坚持准入条件,提升项目质量,不让高耗能、高排放及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挤占有限的环境容量,让更多低能耗、低污染的重点项目落户富阳。

四、重点突破,强化民生保障要素。

当前,对群众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群众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饮用水安全、空气质量、声环境质量、重金属污染等方面。解决这些环境问题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着力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突破口。为此,要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严格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大力防治水污染,对全市“一江十溪”、内河水质继续实施控源截污、活水清淤综合整治工作,确保

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确保群众呼吸清洁的空气;实施PM2.5空气自动监测站改造,2013年1月起将正式对外发布PM2.5数值;高度重视重金属污染防治,集中力量,对重点区域、行业、企业进行治理,相继开展了造纸、锌化工、电镀行业关停整治,并关停淘汰了部分企业,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环境保护是人民幸福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不仅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利,更直接决定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们要将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发展问题、民生问题来抓,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加以统筹考虑和认真解决,不断提高发展质量,不断推进民生改善。

加强市容环卫管理着力改善民生建设

城市管理局程鸿君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富阳市环境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市容环卫各项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城市管理局作为环卫处的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促进城市公共环境卫生状况的改善和发展,从方便群众生活着手,想方设法争取项目和资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了城市公共卫生水平,大大方便了市民群众的生活。然而,由于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目前,我市环卫管理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城区公厕严重不足,目前我市城区公厕只有30座,这已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的实际需要;还有个别区块的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清理;城区建筑渣土及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现象比较严重等,这些都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在此,我简单谈谈有关环卫工作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城市环卫工作事关民生大局

环境卫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事关民生大

计。市容环卫工作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环卫工作发展建设的现状和环卫保洁作业标准的高低,不仅是衡量广大市民群众综合素质的软实力,更是展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硬杠杠。当前,经济社会急剧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卫工作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可以说,环卫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市容环卫工作的重要性,加强政府干预、加强制度保障、加强宣传教育,有效提升环卫意识。

二、加强环卫管理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环节

改善民生,重在加强社会公共治理。而提升环卫设施建设,实施环卫一体化及市场化改革,提高环卫运行保障能力是改善民生的具体要求。从实践来看,我觉得应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

1、实施环卫一体化改革。为彻底解决城区背街小巷“脏乱差”的问题,2011年3月1日,在市城管办的组织下,富春街道、环卫处正式启动“环卫一体化”对接工作。城区原有行政村所属的24个自然村由社区接管,对原320国道范围以内的区域进行全方位保洁,同时对城区的所有楼道进行统一的保洁。环卫处全面接手富阳城区19个社区的垃圾清运和化粪池管道疏通工作。通过一年多的运行,已经全部完成工作对接,日常保洁机制已经顺利开始运转,居民生活环境的整洁度和舒适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下一步,我觉得应该把农村的环卫工作放在与城区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科学有序地开展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工作,把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改善城乡环境面貌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不断创新思路,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全面提升环境卫生质量。

2、探索管理技术的现代化。坚持科技引领,着力配置现代化的环卫作业体系。机械化保洁作业,有速度快、面积大、效率高等特点,环卫保洁系统的机械化建设程度,也标志着该领域发展建设的状况。当前,想要完全“扔掉扫帚”一时间还不能实现,但是随着城市区域和道路的不断扩大以及对环卫标准的要求越

来越高等特点,过去的那种以人工密集型的环卫保洁作业方式已经不完全能够适应现状,因此要按照超前发展、科学规划、设施先进的原则,确保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有序合理,降低环卫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并结合本地实际,适当加大对清扫机械的购买投入,增加保洁区域机械清覆盖面。另外,城市环卫设施管理的数字化是现代化的手段之一,如环卫车辆GPS数字技术的应用,城市环卫设施管理的动态监测系统,以便及时掌握和处理城市管理中发生的问题,保障环卫工作上水平。

3、提高环卫服务优质化。一方面是严格环卫业务考核制度,量化、细化考核标准,制定环卫业务考核奖惩办法,落实责任,确保环境卫生质量。二是提高清扫保洁质量。根据季节变化,合理调整作业时间,加大重点路段环卫清扫保洁保洁力量,提高路段巡回保洁率,加大机械化清扫频率。三是提高垃圾清运率。对市区生活垃圾进行日产日清,严格要求清运垃圾时做到车走地净,不飞扬洒漏。

4、推进道路清扫保洁市场化。尝试创新和吸引社会、企业等组织的参与,政府管理部门以差额补贴或包干的方式将部分公共环卫事业的具体工作向社会、企业组织购买服务,同时又为社会企业提供盈利和服务空间,确保公共环卫服务质量,保证群众的普遍的利益。

5、倡导管理机制公众参与化。扩大公众对城市环卫设施和管理事务的知情权,实行属地化的社会管理和监督体系。如邀请公众组织实现公众监督队伍,形成以信息员、宣传员、劝导员、检查员、志愿者等公众性强的城市环卫管理的公众,制度化地参与、考评、检查、监督的城区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达到市民群众的满意度。

三、改善民生要重视宣传教育

城市环卫设施和管理,联系社会的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的公共利益。因此,在进行城市环卫设施管理时,应当加强民众的公民道德教育,提高民众的公共道德意识与责任意识。一是加强部门内部的宣传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体现

人文关怀,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公共管理质量,把为广大民众提供最佳的公共服务作为工作目标,把是否让群众满意作为工作优劣的评判标准;二是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的宣传,营造社会舆论,提高民众对城市环卫设施管理的参与程度,提高市民爱护市容环境、理解和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成果的意识等。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可持续推进社会保障工作

市政府办凌柱

社会管理和民生保障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涉及面非常广,关系到社会的每一个人,涉及到生老病死,过程贯穿摇篮至坟墓。由于本人知识面有限,对社会保障的具体业务也不熟悉,只能面上泛泛而谈,谈一点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今天与大家探讨的是民生保障这个大课题里面的其中一个内容---养老方面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最近网络媒体上非常热,就因为国家人力社保部官员的一句话---“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这句话,把延迟退休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引发了社会的大讨论。关于延迟退休的话题,这里有几个问题:一,为什么延迟退休?因为国家的养老基金有亏空。二、为什么养老基金有亏空?因为养老制度转轨时,留下巨大的空帐。三、为什么养老制度要转轨?因为最初国家制定的国家大包大揽养老体制,已经无路可走。四、为什么当初制定如此的养老体制?……往事不可追。那么,延迟退休,是不是真能救赎先天不足的养老基金呢?官方有一个数据,截至2010年底,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本应有资产19596亿元,但实际只有2039亿元,缺口1.76万亿元。据专家测算,如果晚退休5年,社保基金可以少

支付5年的养老金,同时又多收5年的养老保险,一来一去就有10年的差距,每年可以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但1.76万亿的天文数字,需要85年才能填补上。没有人知道怎么办,但有一点是注定的:20年前,国家大包大揽的养老模式破产时,今日的延迟退休就已经注定。那么,怎么办呢?我的观点是----中国,要慢下来。不只是发展的问题,任何东西都要慢下来,当然也包括养老保障问题。要循序渐进,一切事物都有底线,民生保障的底线就是可持续。民生保障和社会福利,就如一杯热茶,很解渴,但一口是喝不下去的,解不了渴的,反而会被烫伤。我们就应该吸取冰岛、希腊这些高福利国家的教训,国家也是会破产的。

富阳的社会保障工作,大社保体系的建设,全国领先,引起了国内的关注。国家部委领导和兄弟省、市的领导都来考察调研过,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但是,富阳有富阳的实际,社会保障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今年四月份全市的大社保会议上,市政府主要领导讲话时明确了三层意思:一是充分肯定前几年取得的成绩;二是今后富阳的社保工作要广覆盖,惠及面要广一点;三是要合理确定标准,量力而行,可持续发展。这为我市今后几年的养老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个人认为,富阳的社保工作做的好不好,一方面,体现在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上;另一方面,就是要有财力的支撑。我们不能画饼充饥,必须坚持“工业兴市”战略不动摇,把蛋糕做大,然后通过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这个有效的路径,最后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具体来说,下一步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各级政府部门,要转变理念加强服务。要尽量避免发生那种人不在了,还在发退休金这种事情;开着小车领失业救济金的事情。这种事情,影响太差,影响的不仅仅是钱,更是民心,是公平。现在政府工作也很难,一点点小的差错,会被无限放大,这就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个人认为,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大社保服务平台,今后一定要进一步充分利用好,通过这个我市首创的服务平台,统筹整合民生保障部门(人力社保、民政、残联、总工会、红十字会

等部门)的资金、政策和资源,并不断探索社保业务的下延工作,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成为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不要让那些真正的穷苦人游离在政府关怀的边缘。

二、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要多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企业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作出了积极贡献的,这是无可否认的。假如没有春江、大源、灵桥的造纸企业的贡献,哪来今天的江南新城?但是,企业也占据了很多的社会资源,那就应该为社会多作一些贡献。事实上,企业也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如我们农口线上就有联乡结村、农村公益金募捐,民政线上就有慈善资金募捐、春风行动,其他线上可能也还有。但企业是社会财富的最大创造者,作为有思想的企业家,在追求企业自身发展的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应该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做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百年企业;二是要把眼光放的长远一点,在自己能力承受范围之内,多做做积德行善的好事。

三、社会保障的服务对象,要保持合理的心态。现在,社会保障体系越来越健全了,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也越来越得到贯彻。看病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60岁、70岁、90岁以上的老人,都有不同标准的生活补助,所以,老百姓认为共产党是恩人,而政府也确实是在为老百姓谋福利。目前,政府在社会救助体系上,对有些孤寡残疾人员采取集中供养,所以,市里有福利中心,乡镇有敬老院。但毕竟公共资源有限,大部分农村老年人还是要靠居家养老。中国的国情、富阳的市情就是这样,居家养老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适合我们的养老模式,养儿防老还是需要的。但很多社会保障的服务对象希望政府有更好的服务,心情可以理解,但毕竟财力有限,需要逐步予以解决和提升。如果过于盲目,就难以持续。

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政府,定位要准确,不越位、不缺位;企业,多创造财富,多作贡献;老百姓,要立足自身,不等不靠。只有整个中国都强大了,富阳真正富裕阳光了,我们的好日子也就到来了。所以,请大家再耐心等等。我深信,只要我们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克难攻坚,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兴市”道路,

大家的面包会有的,黄油也肯定会有。

发言就到这里,不一定正确,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基层组织强化五机制

创新服务社会管理工作

渌渚镇邱水燕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新形势下党的执政新课题。我市的第十三次党代会也提出了要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下面,我围绕当前社会管理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结合乡镇基层组织实际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如何发挥好保障作用,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当前社会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们基层组织日益完善,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较之以往更加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不断加大,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化”:一是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淡化,也就是近期一直的热点话题——信仰问题。二是基层组织的保障功能弱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党组织直接或间接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多,但基层党建保障机制相对弱化。2011年,富阳市全市276个行政村,年集体可分配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村有39个,1—5万元的有49个,保障能力不足,在“1+3”框架体系的保障下正逐步解决。三是基层组织的工作机制老化。基层党组织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两新”组织及党员数量不断增加和流动党员日益增多等现状使得以条为主的传统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相对封闭运转的工作机制显示出了很大的不适应性,严重束缚了基层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发挥,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基层群众的矛盾冲突激化。农村在加速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特别是房屋拆迁、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遗留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化解,致使矛盾长期积累,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主要途径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心在基层,在农村。农村基层组织是社会管理中最直接、最基本、最有效的力量,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在“1+3”框架体系执行之后基本解决了经费保障问题。我认为,基层组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必须强化“五大保障”。

1、强化机制保障。社会管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必须首先在组织领导的架构上予以保障。一是完善领导体制。目前,乡镇基本按照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求,统筹资源、整合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工作三级网络建设,形成市、镇、村三级联动,教育、管理、处置三管齐下,综合治理、公共安全、信访维权三位一体的有效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下一步要着重完善镇村社会服务中心建设,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完善工作机制。把抓党的建设与抓社会管理业务统一起来,通过党建带等群建,不仅只是带团建、工建,更是要突出在所有群团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做到组织、队伍、阵地三共建。三是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行“五议两公开”工作法、进一步落实党员群众的知晓权,畅通群众利益的诉求表达渠道,提升村级事务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完善行政村和非公企业的指导员制度,经常性开展“上门访户”活动,促使工作重心下移,增强社会管理的执行力。

2、强化组织保障。社会管理要真正“到位”,基础和前提是党组织要覆盖“到位”。贵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群体事件、新疆“7·5事件”等无一不暴露出党组织在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上的“缺位”,使社会管理处于真空地带。因此,加强社会管理,必须要强化组织保障。一是要优化调整党组织设置。沿用毛泽东“三湾改编”党支部建在连上,现在基层组织支部建在产业链、支部建在行业协会、支部建在山庄等模式已较为普遍,且作用发挥较明显,下一步要在联合党组织上

下功夫,以多形式覆盖的同时完成跨区域多角度覆盖。二是加大党在“两新”组织中的覆盖力度。前几天,刚开了全市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推进会,目前我市非公企业的党组织覆盖率97.05%,工作覆盖率100%;新社会组织党的组织覆盖率为16.3%,工作覆盖率为37.6%,覆盖面还不够广。扩大党在“两新”组织中的覆盖,巩固党在“两新”组织中的阶级基层和群众基础,是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中的一个重点。基层在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行业组建、地域统建等多种方式组织健康发展,特别是要把职工权益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两新”组织工作重点。

3、强化人才保障。人是社会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人才保障上,需要突出二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社会管理同其他工作一样,也是具有一定专业性的。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人才还是相当缺乏的,特别是农村必须抓紧社会管理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与对接,市级层面必须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开发、评价、使用、激励等政策措施。在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设置相应的社会工作岗位,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二是加强对社会管理知识的培训。将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知识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由市一级组织,定期举办培训班,培训一定数量的干部。特别要提高镇、村两级干部社会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4、强化服务保障。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需要基层党组织提升服务理念,强化服务功能,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一是要健全服务群众的网络。6月之前乡镇基本完成了“两网合一”工作,政法系统也进行了政法干警进网格活动,这个是基层组织体系与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形成城乡互动、多方联动、条块结合、资源共享的民情联系工作格局,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定时释放社会稳定压力。二是要丰富服务群众的形式。整合通过整合镇、村、企事业党员等资源推进镇、村、企业党员

服务中心等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组建义务巡逻队、帮教小组和民事调解志愿者队伍等,及时消除不安定因素。三是要增强服务群众的实效。服务群众不能仅停留在形式上,关键要取得实效,促进各村工作的招投标认领与实效。

5、强化信息保障。信息保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注重社会管理信息的收集掌握。加强社会管理,离不开对社会上舆情信息的掌握、分析、判断、处置。基层组织要把握社会管理的主动权,建立健全的信息员队伍,打造畅通的信息收集渠道,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社会管理信息的“顺风耳”、“千里眼”。二是注重网络信息的收集应对。目前,网络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且传播快、爆发性强、影响大。我们需要主动占领网络信息阵地,一方面要通过网站、微博、微群等载体,及时把组织工作好的做法宣传出去,掌握舆论主导权;另一方面,要增强敏感性,加强对网络舆情特别是负面舆情的分析、研判,及时做好引导和处置工作。

通过“并网”探索提高乡镇社会管理效率

春建乡政府孙国明

有效的社会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社会安定是民生保障的前提,而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是我们的追求,民生得到了切实的保障,更有利于社会管理。

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目标是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更好的为民生保障服务。

要做好社会管理,有必要对当前社会现状进行分析。

一、当前社会现状:总的来说,社会问题明显增多。

(一)社会结构发生变化,阶层群体冲突增加。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越来越多,新的社会阶层与传统社会阶层之间,以及他们各自内部,往往都会发生各种冲突与纠纷,这些冲突与纠纷极易引发社会问题。如农民工讨薪问题、土地拆迁中的暴力争端等,背后其实都是阶层利益在冲突。这些问题我们春建乡同样存在,征地问题、讨薪问题也都遇到过。又如我乡关于矿山利益的纠纷特别多:矿山企业主和村里的利益矛盾、企业主和职工的矛盾、相邻企业矿山界限的利益矛盾、相邻企业地下界限及矿产资源归属的矛盾、安全生产的矛盾、矿山工人的各类待遇矛盾等等。

(二)社会状态开放性、流动性问题增多。社会上自由职业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没有所谓的单位,仅仅依靠单位模式已管不住了。目前我国有超过2亿多的流动人口,相应的社会福利保障、公平正义诉求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治理等等一系列问题就产生了。说起流动人口,想到春江、灵桥等很多乡镇流动人口好像都超万,实际工作中确实增加了很大压力。我们乡比较少,上千人,但这一块每年都有新的纠纷、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出现。

(三)互联网让信息迅即传播。互联网速度快,而且还有强大的组织功能,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小问题很可能演变成大问题。

(四)各种诉求不断提升,法律维权意识更加强烈。群众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对政府的意见也不断增多,群众与干部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因为社会诉求在不断提高,群众的愿望也在不断升级。

如何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有效地协调社会关系,保持社会稳定?社会的管理创新成为了必由之路。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标准是什么呢?

一是反应要快。什么是反应快,就是在问题发生的源头,或者刚有苗头,我们就能及时发现问题,继而有人员、有措施,进行强有力的落实解决。二是资源节约。就是尽可能的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的

整合资源,提高效率。三是效果要好。管理要和服务并重,坚持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三、探索“两网合一”的做法。我们乡今年实行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也是朝着以上几个标准在做。

坚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的原则,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工作的效率。充分发挥“民情联系网”作用,整合原来的组织、信访、民政、计生、工、青、妇以及社会团体等力量,与平安综治网形成“两网合一”,做到“人往格中去,事在网中办”。同时,“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的推进,要与村社会服务管理站、乡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市级110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平台及大平安机制、大维稳格局、大调解体系和基层队伍建设等工作协调推进,以发挥整体效果。在网格的划分上,一般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划分网格,对工业小区内的外来人员单独建立网格。网格的设置,一般以150户左右的规模划分网格,每个网格下设若干片,每片50户左右,每片下设若干组,每组10户左右,从而形成网、格、片、组、户的管理服务体系。合理建立乡、村、网格三个层面的服务团队:乡层面以乡干部为骨干,整合有关部门、单位及社会资源,根据企业和群众的需求特点,组建先锋、便民、健康、温暖、平安、教育、文体、安居、工业、农业等10个服务团队,依托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辖区提供服务。村层面,以村干部为主体建立4+X服务团队,即治安巡防、纠纷调解、文化娱乐、便民服务四支服务团队,X就是根据需要组建的特色团队。网格层面服务队组成1+10网格服务队,1就是1名村班子成员,10是1名老干部、1名党员骨干、1名村民组长、1名致富带头人、1名计生信息员、1名综治调解员、1名和事佬、1名青年团员骨干、1名妇女骨干、1名文体骨干。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最终要通过完善运行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协调配合,确保工作有序长效开展。为此,我们建立了四个长效机制。一是“点线面”相结合的片组户民情联系机制。即每个联系员点对点联系15户左右的农户,

网格服务队成员根据面上延伸的要求,分线负责,面上要求全覆盖。二是惠民服务机制。即要为群众提供各类政策、技术、信息、文化等服务的工作机制,明确服务人员、内容、时间、地点、途径、联系方法等,并予以公布,做到服务与管理对接。三是问题化解机制。即建立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事件联处、平安联创、管理联抓等机制,把群众反应的突出问题和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监督考核机制。即根据职责定位和工作要求,建立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实行责任倒查。

四、注意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让每个人沉下去,深入农户家庭,主动接近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和想法,及时反馈各种问题,坚决防止走过场,浮在表面的做法。

五、思考: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提高以下问题:一是探索如何

提高服务团队的服务能力和队伍建设联系起来;二是如何贴近群众,增强走访群

众的有效性;三是如何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完善解决新问题的办法,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社会管理能力。基层社会管理,任重而道远。

新时期社会管理之我见

灵桥镇邵敏敏

当前我国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社会管理问题存

在不少,这既充分说明了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只有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才会在社会管理中不断遇到新的问题,社会管理再也不是以前那种单一平面式的,这符合辩证法之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社会管理,才能使党和政府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

断推向前进。我认为作为基层干部,更多的是对社会管理制度的执行,而且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和服务于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创造性的实施社会管理制度。同时不断提出社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为上级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社会管理政策制度提供更真实有效的依据。

一是政府要重视加强和不断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当前绝大部分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多可以在背后找到利益纠结的影子。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些矛盾和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作为政府应十分重视并不断完善各种利益分配机制,要牢记党的宗旨,始终把握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利用各种机制和办法,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做好各方利益的分配和协调。

二是要十分重视社会管理中的公平公正问题。任何事要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是不可能的,但绝对的不公平不公正也是不可能的,政府在社会管理过程中要始终贯穿并体现公平公正这一原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要把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健全新型管理和服务体制,才为最广大的群众所接受,社会管理才会更有效。

三是在社会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完善和加强对村级组织的管理和教育。党和政府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视对基层的社会管理,而基层的社会管理很多时候是通过最基层的组织——村级组织实施的,因此作为基层社会管理的主体,村级组织的社会管理能力强弱显得十分突出和重要,而作为乡镇这一层面具有对村级组织直接教育和管理的功能,更应十分重视,首先要加强对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把好村级组织干部的入口关;其次要加强对村级组织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始终保持村级组织干部的纯洁性。

四是要把民生保障做得更广更深入。当前体现民生保障最多最直接的是低保困难救助,当前的低保救助机制太单一,应该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更广更深入的民生保障体制,这是解决社会管理中最底层民众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会管理的效果。

全面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

让城乡百姓坐享其“乘”

市政协办张青青

富阳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着力加大社会管理和民生保障力度,为“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打牢民生基础。其中,就出行问题明确提出,要“大力改善出行条件,坚持公交优先,深化城乡公交体制改革,完善国有国营经营管理模式,实行农村班车股份制改革,真正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形式,是事关民生的民心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一、我市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现实意义

1、政府有决心。自2009年起,我市大力开展公交一体化改革。按照分阶段实施的方法,第一阶段主要完成了进杭客运线路、涉杭客运线路和新登城区公交线路的公交一体化改革,全部实现了国有经营和公车公营。我们依然记得当时政府的雷厉风行和大力推进,我们明显看到改革区域内的客运服务质量和安全性得到明显提升,我们相信只要政府秉承“公交优先”的理念,有全面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决心,再大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2、群众有期盼。实现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进一步完善城乡客运公交网络是多年来全市人民的共同夙愿。这从政协委员历年来大量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

也可见一斑。随着私家车辆的快速增加,停车难、行车难问题日益严重,市民对公交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特别是部分涉杭农村班线的改革给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暂未实行公交改革的地区对加快全面开展公交改革需求日益迫切。这种需求不仅是简单的数量的增加,更体现在对公交服务的网络覆盖、线路延伸、便捷程度、出行速度、车辆舒适度、服务质量等方面。

3、现实有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城区范围的拓展,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大,市民对公交的需求日益高涨。而与此相对的是,我市客运公交运营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包括经营体制较为混乱,资源利用不合理,运营成本较高,经营风险较大,服务质量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优先发展城乡公共交通,有利于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促进交通与经济社会、人居环境协调发展。

二、我市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体制混乱,资源利用不合理。我市公交一体化改革为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已基本完成,但接下来的公交一体化改革并没有明确的实施方案和时间安排。目前,我市客运的经营体制、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很不一致。据调查,目前全市尚未纳入公交一体化改革的车辆总数为394辆,其中富阳主城区公交车85辆,富阳至新登主干线客运40辆,农村客运269辆,涉及民营客运企业7家,国有企业2家。以富阳主城区尚未实施公交一体化改革的85辆公交车为例,都是挂靠在国有公交公司名下,实际产权为个私所有,经营管理方式是国有公交公司对车辆实行租赁经营。而民营客运企业名下的农村短途班线客运车辆实际产权均为个私所有,经营管理方式为松散联合体。由于民营公交经营的局限性,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停滞不前,冷线、新线不愿经营,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明显,经营行为不规范,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与乘车市民矛盾突出。

2、运营成本增高,经营风险较大。个私所有的公交车辆经过私下几次倒卖,车价大幅上升,目前一辆热线的车辆私下交易价已达到一百多万元,一辆已经营

多年即将报废的冷线车辆也达到了几十万元。如政府想要全面回购,成本极高。而且,回购后采用公有公营的经营方式,也面临着车辆更新、客运线路延伸、运营时间延长、低票价等高运营成本风险,影响行业稳定和发展。据调查,2011年,我市公有公营的28条131辆农村公交和15条160辆城区公交亏损近4400万元;8条69辆进杭公交亏损200万元。

三、对我市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几点想法

我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构筑主城区到杭州、主城区到乡镇、乡镇到村三级客运网络,形成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城乡客运公交网络运行机制。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公交一体化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加以推进,单靠一个或少数单位很难有效推动。建议在目前我市推进杭州至富阳公交一体化领导小组的组织架构基础上予以充实完善,成立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市委、市政府牵头,抽调交通、公安、运管、安监、物价、财政、法律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和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参与,集中办公,保障精力,密切配合,分工落实。

2、深入研究,制订方案。对各公交客运企业进行清产核资、调查摸底和资产评估,通过调研、论证,制订公交一体化的工作方案。要尽可能多的召开多个层面的听证会,多邀请专家、学者、市民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加,广泛征求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使改造方案充分符合富阳实际,造福富阳人民。建议参照萧山、余杭等地模式,一步到位,全面推进全市范围的公交一体化。在全市范围内整合公交资源,收购相关线路和承包经营权,以政府为主导,采取国有控股、集团化经营的模式,全面实行公车公营。虽然这样做有不少缺点,比如工程量大,动用的一次性资金较大,公交运营成本较高,财政负担较大,在改革过程中阻力

多,难度大,但能免除后顾之忧,避免日后花更多的钱更多的精力。相对于缺点,优势更明显,比如抗风险能力强,安全有保障;规范管理,保证服务质量;便于线路统一规划和调整;容易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能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出行需求;社会效益大,公益性强。特别是农村客运经济成分更加复杂,要吸取城区85辆个私车辆实行国有租赁经营的教训,此举只能暂时缓解一定阶段的公交发展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出行需求,而且对今后全面开展公交一体化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3、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手段加强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努力达成共识,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公交一体化”是政府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以取得群众的大力支持。要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成熟一步推进一步,工作做得细而又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纠纷和负面影响。要妥善处理好原客运从业人员的安置问题,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维护客运公交市场和社会稳定。

4、完善政策,提供保障。加快研究出台《关于优先发展城乡公共交通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性文件,为我市公交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修编完善富阳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客运公交线路。2006年底,我市修编《市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但并没有对涉及面更广的城乡公交进行明确的阐述。建立健全公交发展财政保障机制,规范建立公交成本费用评价制度和政策性亏损评估制度,确保国有公交企业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

5、夯实基础,健康发展。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公交停保中心,切实解决我市国有公交没有统一的停保中心问题,既方便管理,也能降低国有公交公司整体管理成本。在新建的居住小区、开发区、医疗中心、大型公共场所及老城区合适地点新建专用的公交首末站。通过开设公交专用通道、线路、停靠点等方法,加快公交场站建设步伐,保证公交行驶速度。拓宽市民诉求表达渠道,对新公交线路的开辟、路线走向等问题,要有完整的意见受理、实地调查、可行

性分析、意见处理结果反馈等一系列程序。加强行业管理,加大对公交车辆的监管力度,提升公交车辆的服务水平。

浅谈食品安全问题和供销应构筑农村安全消费网络的

主要做法

市供销总社孙益军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看过《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七集的纪录片用独特的视角,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看了,真让人有“吃”的冲动。

今天,我们中青班学员论坛讨论的主题是社会管理和民生保障,我跟同学们谈论的话题是食品安全,并简要汇报供销社构筑农村安全消费网络的主要做法。大家都知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呼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是最大的民生。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却害怕“吃”了,谈食品而色变了。地沟油、瘦肉猪、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屡屡引发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心理恐慌。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条新闻,一些大城市的居民到菜场买蔬菜,他们选择的不是那些外表看起来很好的菜,而是专门挑选比较难看、长满了虫眼的菜,记者问为什么,他们说,有虫眼的菜没有农药残留。

食品安全事件之所以层出不穷,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不法企业主诚信缺失,社会公德沦丧,也有政府职能部门监管缺位、处罚不严;即有行业技术和标准的滞后,也有环境的污染;即有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也有消费者消费观念和维权意识不强,等等。

食品安全无小事,保障食品安全需要企业、政府、消费者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企业要树立诚信经营理念,严格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食品生产和销售;要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强化相关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产品质量;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生产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检验检测和食品追溯制度,在确保流出去的食品安全的同时,接受社会监督。

政府职能部门要制定科学的行业标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加大监管力度,从食品源材料采集到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监测技术和水平;要建立奖惩机制,对诚信企业要大力扶持,对不法企业要从重处罚;要加大问题力度,对不作为、乱作为,为不法企业充当保护伞的相关人员严格问责;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确保食品原材料生产的安全。

没有买卖,就没有市场。消费者要改变贪图便宜的消费观念,坚决不为假冒伪劣产品留市场空间;要增强主动维权的意识,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及时投诉和举报;还要不断的学习,对食品安全有科学的认知,提高辨别真假的能力。

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辨别知识,让消费者明白消费;要加大宣传力度,不仅要大力宣传诚信企业,更要曝光失信企业,让诚信企业因为诚信得到更多消费者的拥护,让失信企业因为失信颜面尽扫,付出惨重代价;要积极参与社会监督,敢于揭露和曝光食品安全违法现象。

当然,保障食品安全还有很多举措,由于了解的比较粗浅,只能说到这些。

农村安全消费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市供销社大力实施政府“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依托现代流通方式,对原有农村商业网点进行整合改造,通过联大联强,先后组建富阳市百合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杭州华辰超市连锁有限公司和富阳市惠多利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等农村现代流通企业,按照“统一品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营销、统一价格”的五统一原则,在全市农村构筑起“药品、日用消费品、农资、烟花爆竹”等四大流通网络体系,为农村百姓营造“便利、实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截止目前,我们在全市铺设的“四网”

连锁经营网点625个,配送中心5个,经营面积56600余平方米,实现了全覆盖。

杭州华辰超市在农村日用消费品配送上,推行一票通管理,安装商品质量电子管理软件,建立索证索票和商品追溯制度,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费。组建报单员队伍,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在快速、高效报单的同时,对各连锁门店商品质量安全进行不定期巡查,对到期商品及时下架,由配送中心给予及时调换,并统一进行销毁。同时,突出对优质商品的总经销权、总代理权,实现以优质商品促“连锁”,以品牌商品带“配送”,保证老百姓安全消费。

农资商品安全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农产品生产源头安全的重要保证。在保障农资商品安全上,我们把好进货关。全部农资商品从省农资集团和省内外知名农资生产企业采购,从源头上确保商品质量。每年定期举办农资应用技术、农资新品种推广、涉农法律法规等多期培训班,邀请厂家代表、相关职能部门为全市农资连锁经营网点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种养殖大户进行培训,提高应用水平。每两年开展一次农资放心店建设活动,对符合标准的农资店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不符合标准的进行淘汰。同时,与各农资网点签订《农资质量安全责任书》。大力推广有机肥,确保土壤养分均衡,避免农产品源头污染,确保品质。每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各类形式的农资打假活动,规范市场经营;春耕等农忙时节,开展放心农资下乡活动,为农民提供科技咨询、业务指导等服务。开展农资信息化建设,实施实时电子监管,让农资商品从生产、批发、零售到最终用户,整个过程形成完整记录。

因时间关系,关于供销社在药品、烟花爆竹安全供应的工作,下次有机会再向同学们汇报

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城乡低保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低保 途径 城市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城市低保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