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祭扫先烈,不忘初心文章
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心得体会
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心得体会
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是习总书记在7月18日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提出来的,关于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心得体会相信也会有很多人关注,下面就是在线学习网为大家整理出来的走好新的长征路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心得体会第一篇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也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七十多年前,红军长征取得了胜利,七十多年后我们牢记了这个伟大的历程,也牢记了“红军”这个永恒、响亮的名字。
红军是坚定的。我记得小时候读过一篇《红军带伤爬雪山》,十分震撼,赴红军长征会师旧址参观学习后,内心更是对他们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频繁转战、动荡不定的环境已经让红军筋疲力尽,何况他们负伤时没有药品,也没有足够的食物,行走艰难的他们想要爬上寒风刺骨的雪山,简直不可想象。然而,红军伤员们望着高耸险峻的雪山并没有退却。他们坚强地爬了上去,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他们相信红军会赢,共产党会赢,正义能战胜邪恶!
红军的伟大使他们走过寒风刺骨的雪山;走过泥泞不堪的草地;走过独具天险的泸定桥;走过水流湍急的金沙江;走过奔腾咆哮的大渡河……长征路上有着红军的坚定信念;有着红军的坚实足迹;有着红军的责任感;有着红军的不屈灵魂!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奇迹。红军为了中国和所有中国同胞努力着、坚持着、奋斗着,做着不
屈的抗争。红军长征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斗志昂扬、勇往直前!
赴会宁参观学习时的场景使我思绪万千,也使我更加坚定了心中那份真诚的誓言。艺术家们利用有利的地形地貌,精心设计展现了当年长征会师中艰难悲壮的历程,写成文字,雕琢成塑像,使后辈人永远铭记伟大的新中国的诞生是以无数革命先烈以流血牺牲的代价换来的。纪念馆的每一件革命纪念品和墙壁上每一副宣传画背后的故事都震撼人心。怀着对革命圣地的憧憬与期盼,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崇拜,我们铭记这些伟大的历史,也铭记不朽的长征精神。
作为一名兰州大学的学生,作为社会的新青年,作为党的后备力量,在今天我们要深刻理解不朽的长征精神,继续发扬、继承不朽的长征精神,用老一辈的革命精神激励我们刻苦学习,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祖国的明天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心得体会第二篇
翻开厚重的历史,重温那战火硝烟的岁月。长征,沉甸甸的两个字打开的是耄耋老人尘封已久的回忆,激发出的是朝气
青年敬仰先辈的热情。新的长征,亦是心的长征。
于今而言,长征精神的意义何在。这个问题我问了自己许多遍。想必也是许多人的困惑,亦是一些抨击重走长征路乃哗众取宠,消费历史之言论出现的根源所在。一个看似无解的问题,却在当我决定组建这个实践队伍的时候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新的长征,为的是心的长征。
扪心自问,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我们,珍惜了么?两万五千里路走出来的安康和平,我们,珍视了么。大学,本应是韶华中最为美好的存在,却被多少人在碌碌无为的虚度年华中肆意挥霍了呢!试想,如若大学里的学生失去了斗志,失去了勇往直前走长路的精神,放弃了青年应有的担当与责任,大学之魂从何谈起?双一流目标从何谈起?中国之梦又从何谈起呢?
新的长征,便是通过身临于长征路经之境,令心灵得到洗礼,握住心灵的微光,完成心的长征。从而改变着令人痛心的现状作出些许的努力。心怀对长征精神的敬仰与憧憬,身兼教育人的家国重任,这个暑假,我们整装待发,勇往直前。寻找到属于心灵的胜利会师。心的长征,我们笃定前行。
我们无法不老,但我们正值年轻。一次实践的作用也许如烛光之于黑夜般有限。我所希望的,只是队员们在敬仰、震撼、感动之余得到迷茫后的笃定,冥思后的放松和焦灼后的会心。
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心得体会第三篇
4月28日,公司组织去古田—连城—长汀开展红色之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路走来无论是从古田山到连城,还是长汀,这一个个历史的丰碑,篆刻下伟人们为了新中国奋斗的痕迹,仿佛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是接受了一趟生动的党课教育。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知此次红色之旅对于我们思想上的帮助非常巨大,于是我如同海绵吮吸水分一样吸取着这块神奇的土地所能带给我的启示。细细品来,这一路的参观考察学习,竟如同一次党性教育的心路历程,让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
在出发前,虽然对革命老区的艰苦有一定的估计,却还是没有想到,我们的革命圣地龙岩,生活竟然还是如此的艰苦。我们的党十分
关注老区人民的生活,国家的多项政策,不断的支持的老区的发展,一个个现代化的建筑正在建设,我想不会过多长时间,这里将是另一番景象。
通过两天的行程,我走了许多以前红军走的路,也参观了许多博物馆,第一次感到走路是那么的累!特别是在29号早上,伴随着一路的赞叹和惊呼声我们去爬松毛岭战役,我们走的好辛苦,就这样机械地走着,只能感觉到脚疼,肌肉的紧张。慢慢的,在不知不觉就走到山顶。当时我在想,红军前辈们当时哪有那么好的路可走,况且他们还要身负重物行走,我们才身负自己的水都觉得不好受,他们的那种艰苦我能想象得到吗?随着暮色渐渐来临,我们来到了长汀。迎接我们的是神往以久的地瓜饭。也不知是同志们太累了,还是这红军饭太香,用风卷残云来形容绝对是再恰当不过了。
至此,这次红色之旅可以说完满结束了。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死难先烈,让我们更加了解当时红军是多么的辛苦啊,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领悟了一种精神——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不但是革命胜利的根源,同样也是实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根源。如果每个团员干部都能发挥一点革命精神,那么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真正成为党的好帮手和后备力量。
篇二:祭扫先烈,不忘初心文章
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作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可以借鉴的哈。作文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这个温暖的春天,在这个悲而不哀的日子里,我们来到蔡永祥烈士墓前。
哀悼他,缅怀他,传承他,传颂他那不朽的灵魂,不灭的精神……
“山鸟鸣,红花开,凝望烈士墓,心潮正澎湃。
意志如长虹,气节像松柏!头可断,身可碎,钢铁红心色不改……”伴随着悲壮的扫墓歌声,我来到了蔡永祥烈士的墓前。
那巨大的乳白的雕像矗立着,仿佛将我们带入了那蔡永祥烈士勇抱大木桩,勇护钱塘桥,勇卫人民安全的那一幕……
那是1966年的10月10日凌晨,蔡永祥守卫在钱塘江大桥上。2时34分,由南昌开往北京的列车飞驰而来。突然,蔡永祥发现在距离他40米的铁轨上,横着一根大木桩。
如果不排除这个险情,桥毁车翻、人员伤亡的惨祸就将发生。司机虽然采取了紧急制动,但列车由于惯性任然轰隆1隆的向前驶去。
在雪亮的车灯下,司机看见一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不顾自身的安危,奋力冲向那块大木桩,在即将奔来的列车前将木桩拼命地掀出了轨道……乘客,司机,列车,轨道,以及被蔡永祥视为生命的钱塘江大桥安然无恙。
但年仅十八岁地蔡永祥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祖国鲜艳的旗帜是源于昨天革命先烈的一股股满腔的热血染成的!
他们那无私无畏,勇于付出,舍己为人的精神将录入史册;
他们那如同松柏的坚韧与刚强将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们那不朽的灵魂和那不灭的革命精神将代代相传!
缅怀英烈,精神永传!作文二:追思、感恩,因为他们曾是最最重要的部分。
一支白菊,三次鞠躬,寄托对逝者的思念,也许让生者领悟生命的意义,看,那簇野菊花开得多美!
今天,学校组织去翠微山祭先烈。
我十分荣幸,自己能够参加这次活动。
早就听说过翠微山是弘扬革命烈士丰功伟绩的重要基地,今天终于可以一饱眼福啦。
我心情很是激动。
来到翠微山,我们爬了几层阶梯,也就来到了纪念碑前。2纪念碑前有好多花,这些花肯定是别人为了纪念烈士而放着的。站在纪念碑前,我笑不出来了,心情和是压抑。
稍一抬头,便能看见由毛泽东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啊,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永垂不朽!广场上的纪念碑,主体采用火炬和旗帜为造型,火炬代表着的是革命的火种,红旗则寓意着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新中国。原本看着纪念碑也不觉着什么,但是经过了解后,再次去瞻仰它,便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我们为烈士悼念了三分钟,这三分钟好安静,安静得可怕。烈士们,你们安息吧!之后,我们便将两束菊花送了上去,再三鞠躬,以表我们的敬意。
缕缕清风吹来,那一簇簇菊花轻轻摆动,仿佛是烈士们在回答我们。
静静的追思,深深地缅怀……
接下来,老师让我们到烈士陵墓区参观。
来到陵墓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墓碑。上面刻着烈士的名字。
此刻,心里好感动。烈士们为了保卫祖国,为了祖国的和平幸福,牺牲了自己,在每一个墓碑旁,都有两支白菊。
一个墓碑上刻着吴瑞凌的名字,和我一个姓,而且,他也是瓯海区人,我赶紧在墓碑前深深地鞠了三躬。来自我们瓯海区的还有好多:金家泰、杜宝池、沈大同、詹志坚……3后来,我竟然看到了好多无名烈士,真的,他们真的好伟大,牺牲了自己,我们却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又来到一个墓碑前,这个墓碑也其他的不一样。它独立在一片草地上,而且有一个小女孩头像的雕像,一看说明,才知道原来是一名少年烈士——王楚楚。当时,她年仅九岁,正在读二年级,却为了救一个比她小的孩子,牺牲了自己。多么小弱小的身躯,但却做了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她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她本该拥有如同盛夏一般过热的生命,花儿一般美丽的青春。但是……这微波粼粼的河面,这花一般的笑容,又卷上我的脑幕,将生命的意义诠释得如此淋漓尽致……
盛夏,花落无声。
被幸福笼罩的我们,是否也应该试着感恩?感恩烈士们的付出,感恩眼前的幸福生活——那是烈士们筑起的生命丰碑!
初春的花儿,开得很烂漫。偶尔几多花儿有意无意的洒落在泥土上,无声无息,“化作春泥更护花”——花落无声,有如烈士们的付出所换来的幸福,无处不在。
站在纪念碑前,我们凝视了很久。
春的到来,又一个新的开始——遍地的花儿,仍旧开得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