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要点

新型绿色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因融合多项现代化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种植管理理念,提高了大棚蔬菜种植的现代化水平,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加强病虫害防治及营造适宜的大棚蔬菜生长环境,既能有效提高蔬菜产量与品质,又能为后续大范围推广此项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1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应用要点

1.1合理选择大棚蔬菜种植地

种植地址直接关系着大棚蔬菜生产质量,种植人员在选址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点:

(1)土壤条件。为了营造适宜大棚蔬菜生长的环境,地形平坦且开阔的平原地带最佳,尽可能远离居民区,减少人员因素对大棚蔬菜生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检测种植地土壤条件是否满足大棚蔬菜生长要求,确认土壤中是否含有浓度超标的重金属,盐碱含量也不宜过高,会对大棚蔬菜正常生长造成影响。与此同时,蔬菜大棚搭建区域范围内的土壤结构、透气性等均要保持良好状态,才能保证大棚蔬菜种植后所需水分、养分供应充足,为实现大棚蔬菜高产提供基础保障[1]。

(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影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北方地区,由于冬夏气候差异较大,雨雪天气常在某一时期集中出现;
而南方地区则是具有常年高温特点,日照条件充足,但也会伴随着土壤中水分含量较少等问题。因此,在选择大棚蔬菜种植地址时,需要综合考虑南北方地区气候条件,减少气候条件对大棚蔬菜种植的不利影响。

(3)温度及空气。适宜的温度环境是大棚蔬菜保持良好发育状态的必要条件,种植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节棚内温度,棚内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直接影响大棚蔬菜正常发育。若棚内温度过高,会导致土壤内部温度上升,阻碍蔬菜根茎吸收外部氧气,进而出现脱水严重情况,加快棚内蔬菜死亡。因棚内空间密闭,在蔬菜生长期间要做好通风处理,保证棚内空气流通及氧气含量符合规定标准。若棚内空气流通效果较差,内部产生的有害空气无法及时被排出,极易增加病虫害发生概率。

1.2优选蔬菜种子

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市场需求、经济效益等因素,确保大棚蔬菜品种选择合理,避免因品种选择与市场需求不符而影响大棚蔬菜种植效益,导致大棚蔬菜产量过剩,造成严重资源浪费。在选种时,需要选择具有较强环境适应性、抗病害能力强的蔬菜品种。在高温多雨地区,优选具有良好耐热性和防涝性的品种;
在气候寒冷地区,优选耐寒品种。种植人员需要确认所选择的蔬菜品种是否具备相关部门出具的备案证明,防止蔬菜品种与本地区种植环境不适应,保证大棚蔬菜种植效益。

1.3种子预处理

在处理蔬菜品种过程中,种植人员应从正规渠道购买蔬菜种子,防止购入品质低劣的蔬菜品种而影响大棚蔬菜种植质量[2]。剔除光泽度较差及籽粒不够饱满的种子,避免后期蔬菜根茎发育不良,根系体态过小将会阻碍蔬菜对土壤中水分、养分的正常吸收,提高大棚蔬菜死亡率。

将筛选后的蔬菜种子在空地上进行晾晒处理,提升种子发芽率,蒸发种子内部多余水分,利用紫外线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微生物、病菌等。定时翻动蔬菜种子,当蔬菜种子外观不饱满时,则说明种子晾晒时间已经充足。将晾晒完成的蔬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通常选择浸泡或药剂拌种消毒方式,一是将种子放置于热水中,水温不超过60℃,持续搅拌种子,等待冷却后,将预选好的药剂加入水中,根据蔬菜品种生长特点确定浸泡时间,当种子外观呈略微饱满状态时,即可取出蔬菜种子;
二是综合考虑蔬菜品种、常见病虫害等因素,确定拌种药剂,将稀释好的药剂溶液均匀施撒在种子表面,上下翻动使种皮外部形成包衣,待播种完成后在土壤中起到保护种子的效果。

1.4整地与播种

播种前进行整地是将田间土壤中存在的害虫、杂草等清除干净,改善蔬菜生长环境。根据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要求,明确土地深耕深度,使土壤层达到足够松散状态,既能增强保水保肥能力,又能起到稳定土壤结构的作用。将适量农家肥或有机肥料撒施在土壤中,并与细土搅拌均匀,防止因搅拌不均匀而降低种子发芽率,同时阻碍蔬菜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另外,根据大棚蔬菜生长习性、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确定播种时间,以此保证大棚蔬菜正常生长发育,及时销售成熟的蔬菜,避免大棚蔬菜过剩。

1.5田间管理

大棚蔬菜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管理与灌溉管理,保证田间管理工作质量,有利于提高大棚蔬菜产量与品质。根据大棚蔬菜生长情况确定肥料、施肥量及施肥次数等,避免因肥力选择不合理或施肥量过多、过少等影响大棚蔬菜正常生长发育。综合考虑大棚蔬菜生长规律,借助相关仪器检测土壤养分,确保肥料合理。例如,磷肥、钾肥等有机肥料能够提升蔬菜根茎吸收养分的能力,加快根系发展速度;
合理应用滴灌技术,结合各类型蔬菜生长周期控制水分供应,实时监控大棚内空气及土壤中水分含量,及时调整滴灌方式,为棚内蔬菜生长发育提供充足水分。

2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要点

2.1物理防治技术

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做好棚内日常管理工作。使用先进温度管控设备调节大棚温度,保证白天与夜间温度在要求范围内。通常情况下,白天温度最高不超过30℃,夜间温度不低于15℃。注重调节棚内湿度,当棚内湿度过高时,极易滋生病菌,增加病虫害发生概率,建议每天通风3次,每次通风时间不超过30 min。播种前做好蔬菜种植晾晒处理,利用阳光照射,消灭种子表皮上附着的病菌。第二,工具辅助防治。利用害虫趋光性与趋色性,在棚内放置强光板与糖醋混合液,以此诱杀害虫。同时也可以选择高温消毒方式,在种植前对棚内土壤采取高温消毒处理,消除土壤内残留的病虫害,减少大棚蔬菜种植后期病虫害发生概率。物理防治技术对大棚蔬菜种植污染影响小,且操作便捷、成本费用较低,是现阶段大棚蔬菜种植中具有较强经济性与实效性的防治技术[3]。

2.2化学防治技术

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合理选择药剂。应选择对棚内蔬菜无危害且具有较强防治效果的化学药剂,并严格控制每次药剂使用量,尽可能减少化学药物或其他有毒物质在蔬菜表面上的残留,真正做到无公害、绿色化大棚蔬菜种植。同时建议混合使用不同类型的化学药剂,避免田间害虫对某一种药剂产生抗性而降低防治效果。二是综合分析棚内病虫害发生类型,根据病虫害特征选择合适的施药方式,在棚内病虫害高发区域适量喷洒稀释好的化学药剂,确保施药精准性。三是播种前在种植区域内土壤中适量施撒用于防治病虫害的药剂,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蔬菜根系病虫害发生概率,又能通过深耕+深层施药相结合的方式控制地下虫害病源。

2.3生物防治技术

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利用害虫天敌控制田间害虫繁殖。例如针对菜青虫、棉铃虫这类害虫,种植人员可以通过培育赤眼蜂来消灭,抑制菜青虫、棉铃虫繁殖速度,防止虫害蔓延。二是微生物防治。根据田间害虫类型与繁殖规律,将真菌、细菌等微生物注入到蔬菜植株中,当害虫食用注入微生物后的植株后,被感染后將直接蔓延至整个群落,即可彻底清除有害生物。相较于传统病虫害防治技术,微生物防治技术具有较强针对性,且对大棚内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可以更好地保障大棚蔬菜种植质量。

综上所述,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应准确把握此项技术应用要点,并加强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实现大棚蔬菜种植经济效益最大化,推动我国蔬菜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宪国.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智慧农业导刊,2022,2(12):57-59.

[2]吴建婷.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研究[J].种子科技,2022,40(8):55-57.

[3]范伟.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研究[J].农家参谋,2022(6):40-42.

(山东省成武县田集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刘玉花)

猜你喜欢蔬菜种子害虫大棚大棚妹子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22年6期)2022-10-14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蔬菜种子催芽技术江西农业(2021年6期)2021-12-07蜗牛一觉能睡多久?好孩子画报(2021年9期)2021-09-26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山西省7.42吨蔬菜种子出口海外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09-25针对不同地域环境如何选购蔬菜种子的思考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推荐访问:大棚 要点 病虫害防治